李驚蟄奇道:“那位大人物,到底是誰呀?每頓都得大魚大肉……好傢伙,俺每頓多拿一條幹肉,張大胖子都得跟俺急赤白臉,他憑啥就能吃香的喝辣的,還那麼挑剔!”

“閉嘴!”竇衝大急,低聲大喝,厲聲道:“你小子不要命了!這話若是傳到那位的耳朵裡,保準要了你的小命!”

李驚蟄嚇了一跳,怔怔道:“說兩句就要俺的命……”

竇衝怒道:“你還說!”

也不知那大人物究竟什麼來路,竟讓竇千戶如此草木皆兵,但見他動了真火,李驚蟄頓時噤聲,不敢再說了。

陸沉也是好奇的緊,問道:“竇千戶,能否透露一點,那位大人物,究竟是誰?”

竇衝左右看看,唯恐隔牆有耳,確保萬無一失後,才低聲說道:“衡王。”

吳老海愕然道:“衡州的那位衡王?”

竇衝道:“除了他,還能誰有這麼大的排場。”

陸沉恍然,原來是衡王,此番隨軍,怕是文帝的意思,跟著鍍金的,畢竟就連平民百姓也知道,這位衡王,極有可能將是未來大齊帝位的繼任者。

文帝膝下無皇子,隨著年紀漸長,立嗣之事已是當務之急,否則一旦突然有何閃失,到時大齊無主,定會大亂。

當然,很少有帝王,會願意將這大好江山,拱手相讓給並非自己嫡系血脈的人。

文帝也沒能脫得了這個俗套,對立嗣之事素來秉排斥態度。

可那些文官卻是誓不罷休,以內閣首輔楊文昭為首的一系列朝臣,打著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大齊千秋萬代能綿延永續的旗號,只想讓文帝儘快立嗣,甚至有人不惜以死進諫!

文帝即便百般不願,最終還是妥協了,答應立嗣,不過膝下無子,立嗣的人選只能在諸王中挑選。

立儲君乃是大事,若是草率了事,只會使大齊的基業毀於一旦,文帝雖然妥協,但卻提出,應該先對諸王考察一番,儲君唯有能力、品行端正者擔任。

眾朝臣雖然明知文帝這是在拖延時間,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全都點頭答應。

而經過一段時間考察的結果,衡王李道微脫穎而出。

李道微,年才二十五,六歲承襲王位,性情喜怒無常,且好奢靡,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搜刮民脂民膏,致使衡州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能力卻是非同凡響。

衡州地處邊陲,民風彪悍,常有暴民作亂。

兼之被李道微幾如喝血吸髓般的剝削欺壓,百姓不堪其擾,揭竿而起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可甭管是如何聲勢浩大的動亂,李道微總能平定下去。

不是麾下有良官名將,幾乎每次都是他親自出馬!

當年聖火教如野火燎原,短短半年時間,便禍及三洲之地,教徒數以百萬計!

可到了衡州,卻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