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老子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2頁)
章節報錯
誠王笑吟吟的看向坐在左右偏側的劉雍,還有那二位月桑學宮的夫子,說道:“劉大人,莊夫子,公羊夫子,三位以為如何?”
劉雍道:“看似詠梅,實為頌己,孤高桀驁,可見一斑。”
莊鳴聲道:“寓意頗高,令人耳目一新。”
公羊叔道:“如此清新脫俗,以梅寓己,不落下乘,難得。”
這三位都是當今文人界的泰山北斗,眼界素來極高,沒有過分抬舉沈燁這首詠梅詩,而是實事求是,絕口稱讚詩中寓意,但作的如何,就沒有多麼恭維了。
換句話說,這詩作的,著實有失東晉第一才子的水準。
沈燁其實亦自知,有些汗顏的坐了下去。
吟詩是一件需要靈感的事,好詩往往都是靈光一現信手拈來,況且這是在王府,難免拘謹緊張,腦袋變得遲鈍木然,也是人之常情。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沈燁太想凸顯自己,以至於整首詩除了能體現出他的孤高桀驁之外,可謂平平無奇,糊弄那些叫好的半吊子才子或是夠了,但在儒家六先生劉雍、月桑學宮二位夫子的眼裡,此詩之平庸,實是無所遁形。
前者泯然,後者緊至,沈燁的第一陣算是敗了,旋即有人起身,搖頭晃腦的吟了起來。
此人是南梁才子,在梁國也只能算是小有名氣,論真才實學,差沈燁甚遠,而且顯然也是牽強附會,沒有福靈心至的靈感,吟誦出來的詩連平庸都算不上,委實差勁的很。
沈燁的詩尚且有一絲值得稱道之處,可他這首簡直就是狗屎一坨,劉雍毫不留情的道:“空洞無形,味如嚼蠟!”
莊鳴聲亦是出口無情:“若非詩中滿是‘梅’字,老朽甚至不知詠的是梅,狗屁不通!”
公羊叔是個老好人,說話還算客氣,笑呵呵道:“還好,還好,倘若能立意深刻一些,還是不錯的。”
那南梁才子被說的面紅耳赤,哪裡還好意思繼續站著丟人現眼,低著頭一拱手,便坐了回去。
沒想到劉雍和月桑學宮的二位夫子點評如此犀利,一點情面都不留,本還躍躍欲試的眾才子們不禁望而卻步,自襯詩詞能勝過那個南梁才子的,倒是不怕,而自覺連那南梁才子都比不上的,壓根已經沒了站出來的勇氣。
緊隨其後站起來的,是蕭文然。
這位京都第一才子可是名不虛傳,從先前出的楹聯就能看出一二來,也就是遇到陸沉這麼個剋星,否則極有可能會是今日楹聯環節最耀眼的那顆星。
雖然光芒被陸沉遮的一點不剩,但這位既然被譽為京都第一才子,作詩必然也是一等一的。
要知道,北齊文人最多,文風最盛,京都乾雍更是天下文化中心,蕭文然能被公認為京都第一才子,又豈會是浪得虛名?
果不其然,隨著這位開口吟起詩來,眾人便被其其詩中意境所吸引,一直到最後結束,聲音戛然而止,滿堂頓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
“好詩!堪稱近十年來詠梅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劉雍何等挑剔之人,聽完之後,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莊鳴聲亦是頷首道:“形神具備,借詠梅,而詠國,格局之大,令人佩服!”
公羊叔更別說了,南梁才子那首差勁之極的詩都能讚揚幾句,更別說蕭文然這首佳作了,直揪鬍子道:“古來詠梅詩千萬,但合老朽心意者,唯此一首耳!”
同樣被稱為第一才子,沈燁亦是心高氣傲之輩,在來時就久聞京都第一才子蕭文然如何如何了得,還很不服氣,早想領教領教,如今聽得他這首詠梅詩,卻是不由自慚形穢。
這首相比他作的那一首,強的何止一星半點?
沈燁心高氣傲,但卻不目中無人,身上也沒有文人相輕那種壞風氣,對於蕭文然的才華,既覺自愧不如,又是欽佩之至,起身拱手道:“有蕭兄這一首攔在前面,今日怕是無人再敢詠梅了。”
眾人深以為然,即使有不服氣的,但也只是嫉妒心使然而已,若真的上去比劃,只怕丟人現眼。
蕭文然臉上沒有絲毫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