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母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律王名義上是輔政王,又是嫡親的皇叔,留下來議事乃名正言順,誰也說不得什麼。??? ? 火然?文 ?? ???.?r?a?n??e?n`org
但在凌妝心裡,他分明是個外人,此時又擔心容汐玦,臉色便好不了。
內侍搬上靠背椅,君臣也不再避嫌。
上官攸默默看了首座的律王一眼,突覺無話可說。
七夕夜摘星樓奪劍魁之後,律王的名字響徹京都的大街小巷,隨便到個茶樓酒肆,都能聽見傳唱他的小曲兒。
聽說後頭他把青雀綠玉璧贈了南昌太主府,恰巧南昌太主膝下有個幼女懷甘縣主正適齡待嫁,這一喜非同小可。懷甘縣主並不隱晦,反而在府中籌辦了宴會邀請京都名媛共賞青雀綠玉璧,外頭紛紛傳言律王有心聘娶她為王妃。這位縣主高高興興地承受了京都貴女兩個多月嫉妒的情緒。
上官攸本就是個多疑的人,加之梁王暴斃次日皇后單獨召他商議,他便著實查了律王一通。
律王雖為王叔,實則比鳳和帝還小一歲。
生母襄婉儀高氏,傳說自幼生得白皙動人,鳳眸婉轉,黛眉細長,挺拔瓊鼻,薄唇含朱。當然,最大的傳說是這位襄婉儀酷似難產而死的趙王妃。時先帝正因趙王妃夏氏之死終日悶悶不樂,亦不再親近後宮妃嬪。
卻不知怎樣機緣之下見到了宮女子高氏,一時疑為趙王妃轉生,帝雖五十有餘,卻夜夜專寵高氏。
高氏家世雖不高,卻亦飽讀詩書,在後宮眾鮮卑貴女中顯得格外不同,但她受寵後終日也不見喜色,生下律王后先帝有意晉她為嬪,她卻固辭不受,以此惹怒了先帝,漸漸失寵。
襄婉儀身子不好,賜居的地方又甚偏僻,宮人們對她的印象只是終日喜歡坐在御花園的池子邊出神。
那時律王方五六歲光景,母子兩個相得於柳蔭下的模樣令人記憶深刻。
只是襄婉儀高氏二十餘雖便香消玉殞了,律王九歲戴母孝,哀慕如成人,順祚帝見了,分外憐愛,從此養在身邊。
他自小酷愛音律,先帝便延請天下名師入宮教導,還遍尋古琴名琴賜予這個幼子,皇恩甚隆。
因著律王在音樂上的造詣太高,別個就都忽略了他其他方面的才能。
其實他畫畫下棋書法也都相當出類拔萃,許多官宦清貴人家,皆以得他一字一畫為榮。
不過,再怎麼說,也從沒任何跡象顯示,律王通武,且能有出神入化的本事。
圖利烏斯就算打不過朱邪塞因等,在廣寧軍中也算是一流好手,身經百戰,怎麼就能在一招內被律王奪劍逼下摘星樓呢?
事後就是問圖利烏斯自己,他除了懊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可惜這段日子以來的調查一無所獲,只有聽說他將新科的百工等進士網羅在自己門下有些出格。
陸蒙恩略覺失寵於鳳和帝,心裡本憋著一口氣,他對律王印象不錯,方才張紹年一語點醒夢中人,他已有了自己的盤算。
皇室內若論親疏遠近,本是太上皇復辟最名正言順,可這是幾派人都不允許的局面,故而永紹帝就別想翻身了,依次下來的御弟嚴王,無才無德,上位的話就是個傀儡,難道要一直俯首於一個婦人替她操縱別人?
陸蒙恩不願。
他想,恐怕劉通等也是不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