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玩我呢?】

“不好玩嗎?你們看那邊的狒狒,可是好奇的很。”

畢方指向遠處樹上的狒狒。

果不其然,在見到畢方就在不遠處刨坑後,幾乎所有的狒狒都來到的樹冠的最頂部,試圖看到畢方究竟在挖什麼。

好奇是所有生物的天性,在靈長類動物中尤甚。

“狒狒總有一個秘密的供水點,可它們不會告訴任何人,所以我們必須要使用一些方法讓它誘供。”

“非洲大草原上,狒狒也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對食物幾乎不挑剔,能夠在幾乎任何環境中都可以尋找到食物來源,包括昆蟲、蠐螬、蜘蛛和蠍子等小動物為食。”

“甚至能看到有些狒狒為了食物,直接捕殺羚羊幼崽,撕咬吞食這些食草動物的幼崽,乃至於從獵豹口中搶食物,葷素不忌。”

【獵豹:是個仔種就能來搶老子是吧】

【完了,咋感覺獵豹是食物鏈底層啊(滑稽)】

“是的,在食物鏈中,一些雄狒狒完全不懼怕獵豹,甚至敢嚇走成年獵豹,因為狒狒的主要天敵是花豹,花豹比獵豹更為兇猛,戰鬥力更強,狒狒主要在地面活動,也爬到樹上睡覺或覓食,而花豹奔跑能力強,也善於攀爬,可以捕捉樹上的猴類和鳥類,狒狒逃不過花豹的追捕。”

“獵豹雖然也能爬樹,可樹上的戰鬥力卻不如花豹,很容易被欺負。”

“不過正因狒狒葷素不忌,它們也像食肉動物一樣,對水源不是十分依賴,但它們有一個好的特點,那就是特別好跟蹤。”

“相比於鳥類,食草動物,一旦狒狒開始尋找水源,我們很容易就能跟上,解決燃眉之急。”

食草動物中,羚羊,瞪羚,這類的跑得太快,過於膽小,一旦跟蹤,就需要保證不被發現。

而野牛,角馬這類的又過於危險。

鳥類飛的太快,只看方向,誤判後的成本太高。

像白肢野牛那樣,獨居又移動緩慢,攻擊性不高的生物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

因此雖然都是可行的辦法,可便宜性上有所缺失,相較上面的而言,狒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了。

跑得慢,個體實力有限,雖然群居,但只要不侵入領地,能夠成功分離出一隻個體,安全性就能有所保證。

因此畢方最開始才會覺得遇到這群狒狒是一件好事。

最關鍵的是,相比較於找含水植物,或者是其他各種各樣的操作,跟蹤動物這個技能,對獵豹哈雷而言,是最容易理解的。

口渴了,不知道水源,就跟著狒狒。

這一點以後會牢牢的刻在它的內心中。

畢方此時挖坑的舉動,就是透過勾起狒狒的好奇心,分離出其中的一個個體。

假模假樣的刨了半天坑,畢方在附近找了些植物種子,最後裝作是從土坑中刨出來般抓起,塞入自己的兜中,隨後離開。

“其實我這個方法是非洲土著馬卡拉人發明的,他們在狩獵的過程中,經常要尋找水源,就會利用狒狒來幫助它們,幾乎百試百靈。”

當畢方消失後,幾隻狒狒立即從樹上跑下,朝著土坑跑去,結果空無一物。

“要記得,我們所做的每一步都要確保有狒狒能看見,接著,我們來簡單製作一個陷阱。”

走了數十米的畢方來到一個聳立的土坡前,在上面四處搜尋,很快就找到一個小洞。

“非洲有很多鑽洞生物,在一些土坡上,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些可能已經被遺棄的洞,這些都是天然的陷阱。”

畢方環顧四周,看到不遠處有狒狒跟在自己身後目視時,就知道自己的計劃成了,他知道,此時的狒狒已經被好奇心折磨的不行了。

“這些洞穴通常都比較堅硬,通道狹窄,是一個天然的囚籠。”

將自己剛剛隨地撿的植物種子塞進了洞內,畢方若無其事的轉身離開,很快就消失在了狒狒的視線之中。

狒狒不相信人類,可它真的很想知道洞裡究竟有什麼。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