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棺?”畢方神情詫異,看了看四周還未曾規整過,充滿潮溼氣的墓室,“這是不是太倉促了?”

對於考古,畢方完全就是一個門外漢。

之所以好像對埃及古墓事事都瞭解,門門都精通,完全是由於這方面的歷史學得好。

憑藉記憶宮殿這個能力,畢方看過一本埃及史記幾乎就能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內容默寫出來。

每一次冒險之前,畢方都會做大量的調研工作。

當地的動植物,氣候,環境這些都是最基礎的,往上還有當地民俗,這是為了方便和居民打交道。

再往上則是神話,歷史這些。

這些內容可以極大的充沛畢方的直播內容,例如在釣魚的時候就可以拿一則當地和河流或者魚類有關的歷史,神話,或者小故事出來講一講。

不過就算是個門外漢,畢方也本能的覺得一進來就開棺有些不太合適,據他所知,有些大型古墓挖掘時間甚至可以以月來計數。

“我的意思是,不需要準備什麼嗎?”

一名兩鬢斑白的中年男性踩著積水跳入坑內,戴著手套檢查了一番棺材的完整度,搖了搖頭。

“沒有太多必要,你們將開棺看得太神秘了,正常開棺,如果棺材本身不是什麼藝術品,而是普通棺木,很多都是拿撬棍直接撬的,只要不破壞內部擺件,很多時候之所以不開,只是申請流程太過麻煩了。”

“這樣的棺材我已經開過上百個了。”

【上百個?】

【臥槽,這是個大老啊】

【開棺專業戶是吧】

“這位是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總負責人莫斯塔法·瓦齊裡,本次以及考古工作就全部都由他來主持,基本上他說能開就能開。”

一旁的廖大使對著畢方低聲介紹對方身份,在上面雖然簡單會過面,但廖大使擔心畢方沒記住,又重複了一遍。

“去年11月份的時候他就當眾開棺了幾十具古老棺木,很多記者都在現場。”

畢方吃了一驚:“幾十具?”

這是在搞批發嗎?

“是的。”廖大使點點頭,“就在左塞爾金字塔對面的一個巨大的白色帳篷下,舉辦了一場新聞釋出會,我當時去現場看了,的確很震撼。”

主舞臺上,幾十具密封的棺木和木乃尹依次排開,陣勢浩大地暴露在媒體的閃光燈下。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釋出會現場,還有文物專家“開棺驗屍”,將盛放木乃尹的棺材開啟,用x光機當眾掃描層層包裹中的木乃尹的狀況。

這一操作簡直讓當時的廖大使驚掉了下巴。

一排排法老之棺如同菜市場上的大白菜般排排擺放,然後一個接一個的被開啟。

“那是9月至11月,總共三個多月裡,考古團隊在開羅南部的薩卡拉古墓群中陸續挖掘出100多具密封的木乃尹、石棺、面具還有40多尊普塔塞克,也就是薩卡拉古墓群的主神的神像。”

坑內的瓦齊裡顯然聽到了兩人的“竊竊私語”,笑著說道。

畢方和廖大使也沒有瞞著對方的意思。

在這深埋底下幾十米的密閉空間中就連呼吸都能清楚聽到。

【臥槽,三個月挖一百多具?】

【管不得當場就給開了,感情是不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