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了一天一夜的撒哈拉狼群飢餓難忍,可放眼望去除了零下的灌木和雜草,便是無邊黃土,除了像肥美的羊羔一樣啃草外,它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刨土找甲蟲吃。

白天的撒哈拉熱得像鐵板燒,連甲蟲都深埋底下,不見蹤影,刨來刨土只有嗆鼻的煙塵。

幾頭次級狼停下來抬著後腿瘙癢,它們用尖牙咬住皮毛,試圖驅趕該死的跳蚤,側斜的目光時不時飄向領頭的大狼,似乎隱含不滿,卻礙於權威隱而不發。

頭狼是狼群中最強壯,也是最有威懾力的,光是體格子就比眾狼大上一圈,享盡母狼的侍奉。

被瘙下的毛髮飛舞在空中,它們恨不得褪下一身皮毛,落個輕鬆自在,可想到夜晚的刺骨嚴寒,稍有鬆動的毛囊又結結實實的紮根了回去。

白天燙,晚上凍。

這就是撒哈拉。

正當幾頭次級狼落在隊伍最後,暗戳戳的表達不滿之際,一聲低沉的狼嚎喚醒了整個狼群。

三三兩兩的狼群立即打起精神,快步來到頭狼身邊,使勁朝著遠處望去。

那是三匹駱駝,兩大一小。

方圓數里都沒有一棵樹,站立於大地之上的巨大駱駝垂下陰影,顯得格外顯眼。

來活了。

煙塵滾滾,狼群對著這個小小的駱駝家庭發起了衝鋒,綠油油的眼睛中閃爍著飢渴的光芒。

【這狼有點小啊】

【確實,比方神之前遇到的好像小不少】

【這是什麼狼,沙漠狼嗎?】

無人機能夠自動放大景象,對峙雙方彷彿近在眼前,觀眾反而能看得更加真切一些。

將三匹駱駝團團圍住的狼群數量眾多,可質量上就顯得要差一些,體格感覺比之北極狼小了不止一圈。

畢方本人離得太遠,附近又沒有足夠的參照物,觀眾們唯一能做對比的只有被圍攻的駱駝,因此他們也不是很確定究竟是這狼太小,還是駱駝太大。

不過狼雖然小了一些,畢方頂著烈日仔細數了數,發現居然有足足十七匹狼!

任何動物一旦同一空間內超過五個,就能形成一定程度的視覺效果了。

想一想家裡一下子遇到五條狗,雖然數字很小,可真撲過來時就會有“真多啊”的內心感受。

動物數量的上升,絕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增加,這也是為什麼畢方向來不喜歡群居肉食動物,遇到了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野狼的數量之多,讓這場衝鋒看起來聲勢浩大,讓人們知道這群體型偏小的狼群同樣不可小覷。

為此畢方沒有冒然靠近,摸近了一些後,躲在了兩百米開外,趴在地上靜觀局勢發展,當他看到彈幕後,自覺做起了這場戰鬥的解說。

“那是沙漠狼,也叫非洲狼,你們的感覺沒有錯,它們體型的確偏小,而且是小很多。”

“我之前說過一條伯格曼法則,意思是對於恆溫動物,同種個體或近緣異種之間,生活在寒冷環境中的具有相對更大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