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這樣一個認知,覺得鯨魚是潛水的行家,是那種動不動就能下潛幾個小時,在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深海中游動的巨獸,如同傳說中的利維坦,在海洋中無往不利。

這是一個錯誤認知。

從潛水時間上看,鯨魚比絕大多數真正善於潛水的動物都要遜色,只不過由於鯨魚是哺乳動物,在一大票用肺呼吸,幾分鐘就會被水淹死的同類中遙遙領先,因此在生物特徵上有著加分項,所以才顯得潛水能力強很多。

可加分項只能是加分項,相比於最常見的烏龜,那動輒兩三小時起步的潛水時間,僅有膽鼻鯨和抹香鯨,分別能潛水120分鐘和90分鐘,而且這還是極限狀態,一般也就是50分鐘左右,如此也已經是鯨魚當中的“潛水冠軍”。

極限狀態才能摸到許多潛水行家的下限,可見一斑。

當然,以小時計也已經相當不錯了,所以,捕鯨船在追捕它們吋,一旦見其深潛水後,只得就地長時間等待。

其次是以露嵴鯨和大鬚鯨為代表的“潛水亞軍”,分別能潛水60分鐘和40分鐘,但一般是每潛水10到15分鐘,就需要在海面上休息5到10分鐘。

再次便是其他鯨魚,時間基本在半小時以下,從鯨魚的種類上來看,這些物種佔據了絕大部分。

例如藍鯨,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4t食物。攝食時遊速2~6km/h,洄游中5~33km,被迫逐時最大20~48km。

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種。

藍鯨這種才是常態,抹香鯨那種動輒一小時,深潛兩千米的,屬於是鯨魚當中的大爹,人類當中的博爾特。

也正是如此,在中世紀人類才能划著小船追著鯨魚亂殺,否則直接深潛一個小時,往遠處一遊,這誰抓得住?

那些能上船抓抹香鯨這種大爹級別的,那都是牛人中的牛人,是冒險和榮譽的勳章。

當然,最後還有海豚,潛水不太深,一般為5分鐘左右,擬鼠海豚最長也可達23分鐘。

說到底,鯨魚畢竟是哺乳動物,終究是用肺來呼吸的,而不是其他什麼,潛水時間長短,全都在氧氣利用上。

普通的動物吸入一次空氣只能交換10~15%的氣體,鯨魚肺雖然面積並不大,但是它一次呼吸可讓肺中的空氣80~90%換新,比人的深呼吸更有效率。

利用率也更高,鯨類的氧氣在潛水時可以控制優先只供給大腦、心臟和游泳的肌肉,在耗氧方面非常節能。

人類絕大部分是做不到,只有極少數世界級別的閉氣的能在長期訓練中做到降低核心器官以外的供氧。

此外鯨類二氧化碳耐受度也比人類高很多。很多人憋氣二十幾秒就想呼吸了不是因為缺氧,而是因為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往往此時體內氧氣濃度還保持在最濃的百分之九十九或九十八。

人類自由潛水員經過專業訓練,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提高二氧化碳耐受能力,他們的閉氣時間可以比沒訓練的人久很多,大概是普通人的三倍到六倍長。

但再怎麼利用,本質上還是那個肺。

“灰鯨遊動的呼吸規律是,在淺潛水的時候,先呼吸數次,隨後就緊接著進行一次時間較長的深潛水。”

“深潛水的深度大約為100米左右,在水下前進的距離約為1000米,持續時間一般為17一18分鐘,有的最多隻能有8分鐘最長的不過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