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交加的大陸上,一個微微拱起的小雪包發生了異樣的蠕動。

片刻後一撮又一撮的白雪緩緩隆起,最後在狂風的作用下,被追得無影無蹤,留下一個窄小的黑色洞口。

大雪中,一道極其渺小的人影從洞口中爬出。

畢方身上全是零散的雪花,這些雪花被鋼刀似的冷風颳去,卻又有新的雪花飛來,前赴後繼。

哪怕是落在了裸露的眉毛上,也毫無融化的跡象,冷的出奇。

畢方忍不住縮成一團,現在的氣溫,保守估計也在零下五十度,屬於撒尿能當場凍在一起的可怕溫度,令人膽寒。

望著周圍茫茫的大雪,直播間內的眾人都有些手足無措,下意識收縮了手腳,好像那白皚皚的冷風透過螢幕凍到了自己似的。

再一次檢查腳踝上的繩索有無鬆動,畢方開始艱難的前進。

此時北極寒風凜冽,暴風雪使人在冰雪曠野中前進變得極為困難,尤其是將近四天,只吃了些苔蘚的畢方而言,更是能明顯的感覺到身體的狀態在下滑。

苔蘚所能提供的熱量太少了。

“1902年,‘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後,曰本對俄國恨之入骨,臥薪嚐膽準備了十年,摩拳擦掌準備在華夏的東北和沙俄軍隊大打一場。”

“但是華夏的東北天氣寒冷,曰軍嚴重缺乏寒冷地帶的作戰經驗,於是選擇了氣候接近東北的青森縣作為訓練地,結果造成了世界最大山嶽遇難事件之一:八甲田山雪中行軍遇難事件。”

雖然凍得直哆嗦,但畢方翻找雪地的時候開始帶著微微顫音解說了一個著名的暴風雪事件。

八甲田山,由青森縣中部連綿的火山群組成,森林、沼澤和溼原遍佈,荒無人煙。大冬天冰天雪地,除了有經驗的當地獵人,誰也不敢穿越。

缺乏經驗、缺乏禦寒裝備,可當時的曰軍就是蜜汁自信。

好巧不巧的是,出發那一天,是1902年1月23日,全曰本最冷的一天。

第一天,這支隊伍是唱著軍歌昂首闊步上山的,也按照預定宿了營。

問題出現在第二天。

一大早就氣候突變,狂風暴雪,氣溫陡降到零下20℃以下,出發後不久,官兵被接二連三凍傷,行軍無比緩慢,軍官想要返回,但悲催的是:大雪把回去的路封住了,根本找不到路。

嚴冬的雪山中,這群曰本人迷路了。

可出發時都那麼自信,這點風雪怎麼能壓倒無畏的日本武士?

繼續行軍!不但如此,首領還下令連夜行軍,要挽回損失的時間。

艱難的行軍過程中,一箇中尉暈倒被凍死,成為第一個遇難者。

當天晚上,隊伍找了一個背風處,挖雪濠宿營。

此時食物已經全部凍壞無法食用,衣服凍僵了大小便只能撒在身上,第三天早上,很多人再也沒起來。

一路上,不斷有人倒下,倒下就活活凍死。

嚴寒讓人神經錯亂,不斷有人大喊“我們從懸崖跳下去吧”,有人喊“我們做木筏漂流吧”,然後發瘋的用刺刀砍樹。

到了第四天,只剩下40人還活著。

到了第五天,帶隊的軍官終於醒悟過來,下達最後一道命令,讓有能力的人各自逃生,尋求救援,隨後凍死。

“一個叫後藤房之助的伍長在逃生路上被凍僵,掙扎著以瀕死狀態站立,他幸運地被救援隊發現了,撿回一條命,後來鋸斷了雙手雙腳,又活了22年。”

“此後的一週內,救援隊陸續找到了行軍隊的大批屍體,只有十幾個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