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方教頭風雪格陵蘭島(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暗的洞穴內,畢方的面龐半明半暗,即使是隔了超過一米厚的雪層,螢幕前的觀眾也依然能聽到清晰的風嘯聲,頗為詭異。
這不像是挖了個雪洞避難,更像是被活埋。
心理承受力但凡差點,這種環境都待不下去。
但出去也多半是死,環境本就寒冷,暴風雪更像是一個大號的抽熱機,不給大地留下絲毫的熱量。
遮天蔽日的風雪更是隔絕了陽光,根本接受不到一點熱輻射。
【此情此景,高低有點像是活埋】
【今日的風兒,甚是喧囂】
畢方背靠白雪,正在將原本用來擋雪的細繩一點點拆下。
他已經將洞內內的整個屋頂砌成半圓,這是最穩固的結構,這些繩子自然用不著了。
將整個雪屋頂砌成半圓形,耗時又耗力。
之前不知道暴風雪要來,畢方挖出來的雪溝非常的簡陋,繩子用來充當樹枝的作用,上層的“雪被”就蓋在上面,現在成了拱形,自然用不著了。
但就這一個完整的雪屋,畢方就挖了足足大半天,可見相比於只需要一個坑的雪地壕溝來說,雪屋確實費力。
做完這一切的畢方將鏟子插在地上,躺在雪中休息,儘管已經儘可能的避免出汗,可此時驟然停歇下來,額頭上還是隱隱泛起了汗珠。
整個洞穴直徑大約在一米六左右,單人雪屋,不需要太大,太大了根本無法積蓄起熱量,眼下這個大小剛剛好。
只不過一米六的洞穴,畢方超過一米八的大高個,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了,沒有那個空間給他躺,硬躺這個洞穴就容不下他了。
好在多出一節臺階用來放小腿,倒也勉強塞得下,還是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
整個洞穴內部也並非是完全的黑暗,而是在頭頂,一個直徑十厘米的通口內的幫助下,散發著極其暗淡的白光。
黯淡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畢方能模糊看清,而無人機卻要開啟夜間模式才行。
這個通風口完全平行於風口,幾乎不會有冷風倒灌進來,反而在壓強作用下不斷轉換空氣,保證了洞穴內的空氣質量。
“在雪地紮營,防風最重要,這是暴風雪中最危險的,非常容易導致死亡,所以,在野外大雪覆蓋的環境下搭建住所,一定要記得往下挖永遠比向上建容易得多,找那些大樹周圍或者那種大學堆積最後的地方挖。”
“三種大型別的雪地庇護所適應的地方也不一樣,圓頂雪屋適合堅硬的大雪,就像現在,暴風雪將大地上的雪壓得又硬又厚。”
“雪堆窩棚適合在粉末狀的雪地裡搭建,沒下雪之前就是這種情況,而雪地洞穴比較適合緊急情況下使用。”
畢方靠在雪中,像是躺在了一張柔軟的沙發上,斷斷續續地將一些要點告訴給觀眾。
“並且要保證空氣流通,當身體的熱量將整個住所烘熱之後,雪的表面就會輕微融化,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密封狀態,因此必須留出通風口或者定期檢查,防止庇護所內二氧化碳超標引起中毒。”
雖然乾粉狀的雪握不住,但壓力足夠大的話,又或者表面接受到熱量微微融化,雪是會結晶的,變成半雪半冰的狀態。
這種情況很多人都見過,只不過從來沒注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