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暗中看到的南極仙翁,明顯也是一個審美怪異的老貨,不然也就不會腦門頂個大肉頭洪荒無數年了,卻是直接驚為異象,根本就不會幫其其西伯侯姬昌改變形象。

於是圍場內。

姬昌抬頭四周看一眼,也再次不禁道:“上大夫,此是一個圍場,為何設於此山?”

西岐一眾的老貨則都是不吭聲,明顯已無法接上變化太大的君候,從前君候雖然也虛偽,但至少還要點臉的!且宮中二十四妃姬妾們,也都是任由臣子們留宿的,不然也就不會七十多歲時突然爆發出九十九子了。

散宜生立馬再恭敬回道:“今日君候遊春行樂,共幸春光。南宮适將軍設此圍場,俟主公打獵行幸,以暢心情,亦不枉行樂一番,君臣共樂。”

然而不想姬昌肥頭大耳的一張臉聞聽,卻是洪亮的聲音開口道:“上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神農不用茹毛,而稱至聖。

當時有臣子進茹毛與伏羲,伏羲言:‘此鮮食皆百獸之肉,吾人飢而食其肉,渴而飲其血,以之為滋養之道。

卻不知吾欲其生,忍令彼死,此心何忍?今不食禽獸之肉,寧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養天和,無傷無害,豈不為美。’

上古伏羲居洪荒之世,無百穀之美,倘不茹毛鮮食,況如今五穀可以養生,肥甘足以悅口,孤與卿踏青行樂,以賞此韶華風景……

禽獸何辜,而遭此殺戮之慘!且當此之時,陽春乍啟,正萬物生育之時,而行此肅殺之政,此仁人所痛心者也。

古人當生不翦,體天地好主之仁。孤與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宮适,將圍場去了!”

一眾老貨不知道的火雲宮伏羲則表示:‘我不食禽獸之肉?那你姬昌說說,我這腰間的獸皮從何來的?我主人類部落時,卻皆是以洪荒野獸為食,以獸皮為衣的。’

如果秦天在的話,同樣會不認識姬昌的變化之大,彷彿突然就成聖了一般。

於是緊接。

一眾的老貨也都不由老臉微紅附和道:“正是君正臣賢,士民怡樂。”

散宜生也不要臉的讚道:“君候,西岐之地勝似堯天。”

結果輦車正行間,既然棟樑之臣白虎從東南而來,自是便乾脆往東南行樂,突然便於東南磻溪上一漁人作歌而來道:

“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徵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應天人,義一舉民安止。

今經六百有餘年,祝網恩波將歇息。

內荒於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

我曹本是滄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

日逐洪濤歌浩浩,夜觀星斗垂孤釣。

孤釣不如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瞬間姬昌便不由激動道:“此歌韻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賢隱於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