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二皇子殿下的東西,那自己就不奪人之美了,喜歡這詞句,抄寫下來就是。

裝裱師傅在另一張稍小的桌案上備好紙墨,李邦彥洋洋灑灑,筆走龍蛇。一氣呵成,抄錄完那首“寧西懷古”

右手執筆,望著那墨跡未乾的詩句,李邦彥情不自禁由衷讚歎:“好詩啊!真的是好詩詞!簡直是曠世之作啊!”

一旁的韓重貴也極有眼色的適時誇讚道:“好字啊!真是好字啊!這字恐怕我朝無出其右者!”

李邦彥一時志得意滿,開懷大笑起來。

一旁的裝裱師傅心中也暗暗腹誹:“無恥,真夠無恥!論拍馬我們東家舉世無人匹敵!”面上卻滿臉堆笑,連連點頭以示對韓重貴所言贊同。

此行能得“寧西懷古”如此絕世之作,李邦彥心中甚慰。

從“博古齋”一路往尚書府邸走,身在馬車中的李邦彥一直在心中琢磨。

這“武忌”究竟是何人呢?既然新寫的詩作在二皇子手中,那此人與二皇子一定有必然的聯絡。

李邦彥雖然是大皇子風毅一派的附庸,但卻極愛才惜才。對於真正有才學之人那是極其看重的。

走到一半,李邦彥改了主意。讓隨從掉轉方向去禮部,先不回尚書府了。

還有兩日,“秋闈”就開考了,現在全國各地的貢生基本都已經匯聚到了京城。

這段時日,禮部開始繁忙了起來,因為這“秋闈”考試是要由禮部主持。

今年的主考官由禮部尚書邵光元擔任,其餘三位是翰林院那邊的大學士兩人,督察院督查御史一人。

李邦彥到的時候,邵光元大人正忙著,就由禮部的張姓員外郎陪著在偏廳用茶。

李邦彥把收在懷中的那幅抄錄的詩詞給張員外郎看。

這員外郎也是進士出身,手中捧著這詩詞慢慢品來。看到一半,便一巴掌拍在身側的茶几之上,禁不住讚道:“好詞啊!好個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等慢慢讀到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忍不住連聲讚歎:“好好好……”

從外間走進來的禮部尚書邵大人,才剛進門便聽見那張員外郎的叫好聲。

“呦!什麼人能讓博遠兄連叫三聲好啊?”

見邵尚書進來,那張員外郎忙笑著起身給邵尚書見禮,李邦彥也拱手與邵尚書互相問安否。

三人坐定,邵尚書笑對張員外郎:“博遠兄,你剛剛是在為誰叫好啊?”

張博遠從身旁的茶几上抄起那幅詩詞,興奮的站起身形,送到邵尚書眼前:“大人請看,這首詞寫的真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