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冰箱這事程蔓也就在心裡想想,沒說出來。

說出來也沒什麼用,一臺冰箱便宜的六七百,貴的要上千塊。

單說錢,他們家不是拿不出來,來僑匯商店前程蔓剛分了一千二,加上陸平洲拿回來的五六月份工資,這個月入賬一千五。

問題是在僑匯商店買東西,用的是外匯券。

雖然陸平洲戰友多,扒拉扒拉總能找出家裡有海外關係的,弄到外匯券。但這是稀罕東西,誰會無緣無故給票他呢,都是靠人情弄來的。

可人情這東西,用了得還。

一般情況下,程蔓寧可別人欠自己人情,都不想託人辦事,更何況是這種小事。

冰箱這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大用處。

最多夏天放一放剩菜,凍一凍雪糕冰棒,但王芳做飯炒菜都是按人頭來的,家裡很少有剩飯剩菜。至於冰棒,買供銷社每天早上從冰棒廠進回來的不香嗎?那一個才幾分幾毛錢。

大幾百,能吃多少年雪糕啊。

程蔓挪開黏在冰箱上的目光,轉頭去看別的。

僑匯商店的門面跟百貨商場沒法比,規模也就繁華點的街道供銷社那樣,上下共兩層,每層可能有兩百來平。

緊俏物資基本都在一樓,什麼冰箱電視洗衣機,什麼茶葉茅臺中華煙,還有衣服鞋子、糧油米麵,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裡面賣的東西,有國內生產的,也有外國進口的,前者價錢都比較實惠,後者價格則比較高,小小的一盒巧克力就能賣到兩位數。

樓上樓下轉了一圈,陸平洲問程蔓想買什麼。

程蔓一時答不上來。

她最想買的當然是冰箱洗衣機等電器,可手上外匯券不夠,至於衣服鞋子糧油米麵,在外面也能買到,沒必要在僑匯商店裡買。

至於那些進口的糖果罐頭,程蔓則是一看價格就忍不住搖頭,太貴了,買它們還不如買糧油米麵。

而且那些她前世都吃過,沒有特別喜好,這會看到也饞不起來。

看來看去,偌大的華僑商店,竟然連個她覺得值得買,且他們買得起的東西都沒……

唔,也不是沒有,比如茅臺,程蔓就覺得挺值得買。

茅臺算是白酒中的頂流,改開前價格就不便宜,而且普通人根本弄不到票,請客吃飯能上一瓶西鳳酒就算不錯了。誰家能弄到一瓶茅臺,能擺出來吹好幾年。

改開後票證會陸續取消,茅臺也沒那麼難買了,但價格會持續走高。前世程蔓穿越前,一瓶五十三度的飛天茅臺要兩千多,還很難搶到。

想到這程蔓問:“要不買茅臺?”

問出這話之前,兩人正站在賣糖果糕點的櫃檯前,程蔓也一直盯著玻璃櫃臺裡擺著的那些糖果看著。

所以聽到這問題後,陸平洲愣了下問:“你說什麼?”

程蔓重複道:“我說你手上那一百的外匯券,咱都用來買茅臺吧?”

“都買?你確定?”陸平洲驚訝問道,“一百塊能買八瓶茅臺。”這得喝到什麼時候去?

“我知道啊。”程蔓又不傻,自然是會算賬的,說道,“我是這麼想的,這裡面貴的東西咱們買不起,便宜的說實話,我覺得沒什麼值得買的。”

自從七八年年底,小崗村的十八戶村民按手印搞起生產責任制,這兩年全國各地陸續有大隊跟著搞改革。

去年年中效果還不明顯,但到了今年,農民手裡餘糧明顯多了。

農民餘糧多了,自然會想辦法賣出去,或是給收購站,或是賣給私人,結果都是糧食供應日漸寬鬆。

尤其是像程蔓家這樣手頭寬鬆的,過日子已經不再依賴每月發的糧票。

臨江是南方城市,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所以每月定量的糧食供應中,大米佔大頭。可再大頭也就十來斤,而且這十來斤裡,還分粳米和糙米。

幾十年後的人常說糙米養胃,實際上那都是粳米吃多了,把糙米當成調劑。真從小吃到大的,十有八九覺得粳米更好吃。

要不是這樣,程亮下鄉那會也不用隔三差五往家裡寄大米。

除了大米,每月的糧食供應裡還有小米、綠豆、紅薯等粗糧,所以剛結婚那會,他們每個月吃飯都得精打細算。

直到改開後,情況才有所改善,程蔓會將糙米的票都倒騰出去,粗糧也不會留下多少,再透過巷子裡的鄰居從鄉下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