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兩人同學再多,也沒有出掉的手錶多,到年前這條渠道就漸漸趨於飽和,今年他們必須開拓新渠道。

程蔓仍不打算去老地方擺攤,百貨商場門口人流量雖然大,但很多都是普通人,捨得用半個月工資買二手收音機,卻未必捨得花一個多月的工資買手錶。

程蔓打算去機關單位門口,或者各機關單位的家屬區蹲一蹲,因為她覺得在這些單位上班的人都比較看重面子,而這時候最長面子的東西,一是腳踏車,二就是手錶。

奈何這兩樣都屬於大件,不但要票價格還貴,大多數人都無法下定決心購買。這種情況下,有不要票且價格少一半的二手手錶擺在面前,程蔓不信他們不心動。

除此之外,程蔓和程亮還商量調整了下分工。

以前賣收音機的時候,從收購到修理到擺攤售賣,每個環節都有程亮的參與。

前兩個環節是沒辦法,收購時需要程亮判斷能不能修理,修理更不用說,這是他最拿手,且程蔓完全不懂的事。

至於最後一個環節,程亮參與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收音機需要除錯,他怕程蔓一個人忙不過來,二也是最重要的,程蔓懷孕了,他不放心她一個人去擺攤。

但手錶是不需要除錯的,而且程蔓已經生產,所以兩人討論後,前兩個環節仍是一起行動,銷售環節程蔓一個人去。

當然如果陸平洲休息,他也會很樂意陪她去賣手錶。

最後兩人調整了一下舊手錶的收購標準,過年期間程亮沒少研究手錶,會修的品牌款式多了幾個,問題複雜程度也提高了些。

所以年後第一次去收手錶,兩人收到的比年前那次多不少,有兩百五十多塊。

手錶收回來,先從問題簡單的看起,這樣的配件好買一點,週一去學校,程亮包裡就帶了十塊舊手錶和配件。

中午吃完飯,他就開始忙活了起來。

程亮現在也不住校了,在校外租了間房子,面積不大,環境呢也就那樣,但有一點好,方便做自己的事。

程蔓也沒有閒著,她得收集資訊,哪個單位在哪裡,工資怎麼樣,一週上幾天班,中午幾點下班,都要打聽清楚,這樣才方便後面安排時間去擺攤。

時間在忙碌中倏忽而過,轉眼就到了週六。

上到大三,課程比大二要輕鬆不少,週六程亮只有兩節課,上完他就收拾東西回來了,到程蔓家裡時,正好趕上吃中午飯。

吃飯時,兄妹倆簡單對了下這周做的事。

程蔓不必說,周圍各機關單位和國營廠的情況她都打聽清楚了,離得近的區政府、財政局和衛生局也都去過,規劃出了過去的最佳路線。

程亮則因為去年狂修兩百多塊手錶,修理速度變快不少,再加上他這次帶過去的表問題都比較簡單,一週修好了五塊手錶。

但程亮要說的不僅是這個,吃完飯,兩人獨處時,他說起有個同學猜到了他們在修理出售舊手錶,找到他說想入夥的事。

程蔓並不驚訝程亮那個同學猜到了這些事。

去年程亮在宿舍修過收音機,下半年又透過同學出了那麼多手錶,背後的彎彎繞繞,腦子稍微靈光點的都能猜到,不稀奇。

她好奇的是,程亮那個同學這麼直接地向他提出入夥,依仗的是什麼。

程亮說道:“他說他會修手錶。”

程蔓疑惑問:“你不是說你們專業不學修東西嗎?怎麼一個兩個都會?”

程亮噎住:“也沒有都會吧,我知道的就我跟他會,而且我是咱們要做生意才找書自學的。”

“那他呢?”

“他爸以前是滬市手錶廠的工人,他耳濡目染知道一些,以前在鄉下,幫一起下鄉的知青修過手錶。不過他技術一般,我讓他試著修了一塊表,沒有修好,而且技術比較粗糙,得多練。”

程蔓若有所思問:“他為什麼找我們合作?”

“他說是想掙錢。”

“修理水平是可以練起來的,他的手法雖然粗糙,但有基礎,自己淘幾塊舊手錶,多琢磨一段時間就行了。他自己幹自己賣,應該比跟咱們合作賺錢。”

舊手錶這個生意說白了,就是技術為王,只要會修理,就不用怕掙不著錢。程亮那個同學技術是不太好,但有基礎,只要肯鑽研,賺錢不要太容易。

只有這個原因,程蔓看不出他有什麼跟他們合作的必要。

程亮想了想說:“他這個水平,沒有人帶想單打獨鬥應該比較困難,而且他沒做過生意,不知道進貨和出貨渠道,手頭又沒什麼錢,自己幹怕虧本,跟咱們合作可能安心點。”

程蔓問:“這是他說的,還是你的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