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可能跟他們談的課時費是階梯式的有關,現在王浩是三毛錢一節課,一個月后王主任兒子在去年期末考試的基礎上,年級排名能進十位,課時費就給他漲到四毛。

之後每一次考試,王主任兒子的排名能進步到約定名次,都會給他漲課時費,到一塊錢封頂。

一節課一塊錢,一天四節課就是四塊,一個月四天就是十六塊。

程蔓聽完就覺得王主任這次下血本了。

楊敏和李文欣聽後也很羨慕,但她們都知道這一塊錢的課時費不好掙,而且換成她們,說不定王主任根本不會提什麼階梯式的課時費,又或者他提了,她們未必敢應,所以心裡並不後悔嫉妒。

吃過這頓飯,程蔓就沒管王浩當家教的事了,畢竟她只是個介紹人,又不掙錢,吃撐了才會一直摻和這件事。

……

說到吃撐,開學後程蔓經常這樣。

但別誤會,程蔓吃撐不是因為學校食堂變好吃了,而是新學期開始後,學校外面多了很多擺攤賣吃食的。

每次食堂菜不好,程蔓都會出去轉一圈,吃撐再回來。

剛開始楊李二人不怎麼跟程蔓一起出去吃,雖然食堂飯菜難吃,可它便宜啊。偶然跟程蔓出去吃過一次後,兩人就改變了想法,變成了雖然食堂便宜,可它難吃啊。

兩人又沒什麼家累,還有積蓄,真沒必要省這點錢。

在她們想開後,三人小團伙又多了一項新活動,到處尋找美食,程蔓也順勢給燕敏芝打了回廣告,帶著兩人去了趟紡織廠吃炸土豆片。

本來燕敏芝只把紡織廠門口當成暫時的營業場所,想著要是生意不好,就去中小學門口試試。但出攤後她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沒有換地方的必要,就在紡織廠門口固定了下來。

而且因為燕敏芝生意紅火,其他擺攤的也瞄上了這裡,紛紛過來蹭人氣。擺攤的多了,每天在這裡停留的食客也漸漸多起來。

不到一個月,紡織廠門口就形成了美食一條街。

當然這條街上生意最好的還是燕敏芝,她的土豆片名氣已經傳遍工業區,每天都有食客慕名而來,而且一到週日就會排長隊。

不過程蔓和楊李二人是工作日去的,隊伍不長,十來分鐘就輪到了她們。

燕敏芝之前一直在忙,知道程蔓排到面前才看到她,嗔怪道:“你來直接找我就行,排什麼隊啊。”

程蔓笑嘻嘻地說:“我這不是怕顧客看到我加塞,對你影響不好嗎?”

隊都排了,現在說這些也沒用,燕敏芝便提出給她免費,楊李二人都給六折。程蔓剛開始說不用,但燕敏芝堅持就吃了頓白食。

早在出攤第三天燕敏芝就請了個人幫忙,現在出攤時她基本只管收銀。不過程蔓三人的土豆片她盯得比較緊,出鍋時軟硬正好,吃起來也格外美味。

吃完土豆片,三人還去其他攤子買了點吃的,來時肚子空空,走時撐得不行。

回去以後,楊李二人沒少宣傳燕敏芝的炸土豆片,給她拉了不少顧客。這些去吃過的同學回來後也都讚不絕口,於是不知不覺,紡織廠門口的土豆片在臨江大學出了名。

……

隨著燕敏芝生意日漸紅火,好奇她一個月掙多少錢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程蔓大嫂羅文欣就是其中之一。

羅文欣就在紡織廠上班,所以她雖然沒太關注這件事,但仍第一時間知道了燕敏芝去紡織廠門口擺攤賣土豆片的事。

得知這訊息後,她也第一時間在家裡說起了這件事。

雖然燕家沒人在機械廠上班,但芳草路國營飯店就在機械廠對面,而且她家這件事鬧得挺大的,所以她從國營飯店離職後,事情很快傳遍了職工院。

因此,羅文欣說起燕敏芝時,語氣裡滿是唏噓:“小燕也是命苦,親媽死了親爹不疼,都在國營飯店幹了三年,結果就因為弟弟長大能接班了,被迫讓出工作,現在都淪落到去擺攤了。”

王秋梅也覺得燕敏芝命苦,但羅文欣這話她也是怎麼聽怎麼覺得不順耳,皺著眉說道:“什麼叫淪落到去擺攤?擺攤是不夠穩定,但怎麼說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吃飯,總比那些有工作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要朝爹媽伸手要錢的好。”

雖然王秋梅沒有點名道姓,但羅文欣總覺得她在陰陽自己弟弟,心裡不免有些不高興。

可羅文欣也知道,她這個婆婆今非昔比了,供出兩個大學生後,腰桿子硬著呢。而且她還要靠婆婆幫忙帶孩子,心裡不高興也不敢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