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不習慣(第3/5頁)
章節報錯
只是前天程蔓報完名就回去了,昨晚事情又多,一直沒有聊天的機會,今天沒課,她又在教室,便有不少人跟她搭話。
三人在教室中間坐下後,好幾個人圍過來,這個問她年紀多大,那個問她什麼學歷,畢業多少年了,得知她高中畢業近五年,紛紛驚呼: "畢業五年你還考這麼好?"
程蔓沒謙虛,畢竟分數擺在那,太謙虛反而像是炫耀,說道: “我是這些年一直在看書,剛有訊息可能恢復高考就開始複習了。"
雖然恢復高考的通知是十月份下達的,但暑假那兩個月首都沒少為這件事開會,那會就有人猜測國家可能要恢復高考。
只是高考停了十年,大多數人聽到風聲,也不敢輕易相信這件事,自然也不會花時間複習。這也導致高考通知下來後,很多人捶胸頓足,就很後悔。
程蔓刻意模糊了時間,所以大家都以為她是六七月份開始複習的,雖然只比他們早複習三四個月,可又是他們複習時間的三四倍。
雖然這一年高考難度不高,但錄取率卻一點都不高,能考上臨江大學的,不說全是天才,也能被人誇一句學霸。
他們太知道多三四個月的複習時間意味著什麼,如果換成他們,未必不能搏一搏京大清大。所以程蔓這麼一說,大家就都理解了。但也有人疑惑,好奇問: “以你的成績,報京大清大應該能上,你怎麼報了咱們學校?”
臨江大學不差,但讀書嘛,能去最好的學校,誰願意到報差一檔的學校。不過這人問出來後,很快被身邊的朋友扯了扯衣袖,她不明所以地轉過頭,就聽朋友壓低聲音道: “我們省今年是先報名再高考。"
七七年的高考,很多規定都是各省自己定的,所以有的省份沒有預考,報名就填志願,有的省份要先預考,過線才有填報志願的資格,還有省份是考完估好分數再填志願。
對考生來說,肯定是第三種方式最好,雖然不知道具體成績,能參考的分數線也是十年前的,但知道自己考得怎麼樣,心裡總歸更有底。
問程蔓問題的女同志所在省份,就是先考再估分填志願。
/>
但她不傻,聽同學一解釋就明白了,其他人也都一臉了
然。
他們都覺得程蔓可能是求穩妥,沒敢往高了報,又或者志願是按照平時成績報的,但高考超常發揮了。
而不管是哪個原因,程蔓這個志願都是報虧了。
程蔓猜到了他們的想法,卻沒有解釋,怎麼解釋呢?難道跟人說她是不想離開家人,才報的臨江大學?
這是個理由,但絕不是最合適的那一個,說出來容易被人說嘴。她不怕人說嘴,只是不想聽人教她怎麼做。
而且他們也沒完全猜錯,如果報的是京大或者清大,她心裡肯定沒那麼有底。
他們聊天時,陸續有同學來到教室,班長也從輔導員辦公室過來了,叫上幾名男同學一起去搬書。
隨著他們離開,上課鈴聲也響了,但今天不上課,也沒人管紀律,教室裡大家依然在聊天。而話題基本圍繞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展開,比如學業,比如臨江有哪些景點,好不好玩。
程蔓作為臨江本地人,時常被提問,也跟著說得口乾舌燥。
剛介紹完臨江的景點,程蔓就聽到“誒”一聲,側過頭往楊敏看去,就見她揚了揚下巴說: “方薇薇來了。
程蔓朝門口望過去,看到一個漂亮姑娘站在門口,隨著她的出現,教室裡的人彷彿被按了靜止鍵。
其實單論五官,方薇薇長得不算驚豔,但她很白,也很擅長打扮。
烏黑順滑的頭髮只紮了一半,披散在身後,頭上戴著紅色,露出細長的眉眼,眼睛很大,清澈明亮,鼻樑高挺,嘴唇略薄,塗著淺粉色的唇膏。
她脖子上鬆散地圍了條羊絨圍巾,越發襯得臉蛋只有巴掌大,身上穿著件廓形咖色大衣,衣襬下面的小腿又長又直。
方薇薇這身打扮,幾十年後看都算潮的,更何況現在是七十年代,簡直看呆眾人。
但也有看不慣的,低聲嘀咕了句: “年輕姑娘披著頭髮像什麼樣子!”
聲音雖小,但周圍坐著的人都聽到了,有人贊同,也有人皺眉,程蔓是後者,卻沒說什麼,只低聲問楊敏: “我們要跟她打招呼嗎?”
楊敏也有點猶豫,打招呼吧大家不太熟,都沒說上幾句話,不打招呼吧畢竟是一個宿舍的,太冷
漠總歸不好。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楊敏遲疑道
: “要不……還是打個招呼?”
程蔓點頭: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