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不習慣(第2/5頁)
章節報錯
他們不關心你。而且當你考上後,你們之間關係能緩和下來,也能說明他們已經認可了你選擇的道路。"
楊敏附和道: “蔓蔓說的沒錯,而且我覺得你能在沒有家人支援的情況下考上我們大學,真的非常厲害!"
黑暗中,李文欣抹了下眼睛: “謝謝。”
"這有什麼可謝的,我們是舍友,以後要相處四年的。”楊敏說著想起什麼,嘆了口氣道, "不知道方薇薇性格怎麼樣,好不好相處。"
程蔓還沒跟方薇薇打過照面,好奇問: "你沒見過她嗎?"
“見過,跟她媽媽一起來的,但她沒說什麼話,都是她媽在說,”楊敏猶豫了下道, “我感覺她媽性格有點強勢,不是很好說話。"
昨天方家母女倆一進門,方母就嚷開了,說宿舍環境太差,要不是家裡遠,肯定不讓女兒住宿,還安慰方薇薇,說讓她先委屈一段時間,自己找院裡領導說說,看能不能給她調個宿舍。
而且楊敏和李文欣其實都來得比方薇薇早,佔的也都是下鋪,但方母說閨女身體弱,爬不了上鋪,讓楊李兩人讓個下鋪出來。
雖然說這話時方母態度算得上溫和,還給兩人各塞了一盒餅乾,但楊敏從方母進門說那些話起就對她印象不好,再加上她不是那種軟性子,更不稀罕這一盒餅乾,就沒有答應。
本來她想讓李文欣也別答應,但方薇薇母女就站在面前,她不好攛掇得太明顯,而李文欣不夠強硬,沒一會就被方母套路答應了下來。
想起這事楊敏就恨鐵不成鋼,對上鋪的李文欣說: “你就不該把床鋪讓出來,大家都是學生,非親非故的,憑什麼我們就得照顧她啊!"
李文欣說出楊敏剛才的話: "大家都是舍友嘛,要相處四年的。"
楊敏聞言,又忍不住嘆氣: “希望方薇薇只是太聽話,不像她媽那樣自我。”否則一個宿舍住著,這日子真過不下去。
開學前三天不上課,但第三天上午要發書,所以吃過早飯後,程蔓三人早早去了教室等著。這一年經濟學專業開設了兩個班,程蔓在的二班有五十六名學生。
她們到的時候,教室裡已經有十來人,正三三兩兩坐在一起聊天,看到三人進來,跟她們,或者說
程蔓打招呼的人不少。
程蔓在班裡學生中挺有名氣。
別誤會,不是因為程蔓參加了昨晚的班幹部選舉。
不,應該說她沒有參加選舉,原因倒不是她沒上進心,而是大學班幹部基本一定就會幹四年,她打算年底要孩子,明年不一定顧得上。
對她來說,當班幹加印象分不如保成績。
昨晚開班會時,程蔓知道了自己的高考成績,比估分高不少,總分有三百八十五,她語文和政治都比估分高不少。
程蔓得知後,在心裡琢磨了好一會實際分數比估分高這麼多的原因,最終得出結論,可能是她算語文和政治分數時習慣壓分。
語文政治的分數計算方式不如數學理化明確,所以嚴格和給分寬鬆的閱卷老師,分數能相差不少。
程蔓給自己估分是按照嚴格的來,但因為各方面原因,今年的考生整體水平一般,所以閱卷老師給分相對寬鬆。
於是光政治這一門,程蔓分數就比估的高十分,過了九十大關,語文也高了六分,數學理化加起高四分。
她的成績,在全省理科能排進前三。
嗯,理科狀元不是她,而是一名十五歲的考生,該考生小學初中各跳了兩級,去年秋天才上高中,本來打算踏踏實實讀兩年,看能不能爭取到工農兵大學生名額,結果上學不到兩個月,高考就恢復了,於是繼續跳級參加高考,並勇奪理科狀元,順利考上京大。
因為這人的天才光環太耀眼,高考成績出來後報紙全在挖天才的過往經歷,別說理科前三,文科狀元是誰都沒多少人關注。
要不是這樣,程蔓說不定也能上一次報紙出出名。
跟天才比起來,程蔓的成績不算出眾,但能考進全省前十的,第一志願一般都是首都那兩所大學,然後是滬市名校,再往下才會考慮臨江大學。
而就算進了臨江大學,他們通常也會選擇數學物理等走科研道路的專業,所以在經濟學專業的省內學生中,程蔓的高考成績排名第一。
其實單論分數,就算不加省內學生的限定詞,程蔓也是專業第一。只是這一年高考是各省自主出題,試卷難度不同,按照分數排序太過片面。
但以程蔓的成績,報京大清大基本穩上,其他人則大機率上不了,所以說她的成績專業第一也
沒毛病。
所以在程蔓露面前,班上同學就已經都知道了她的名字,好奇她的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