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會吧。”

如果程亮沒有學現在的專業,大院裡的鄰居就不會找他修收音機腳踏車,他就不會為了面子刻意去研究。

而如果他不會修收音機,也沒有幫大院裡的人修過,崔麻子找到這條財路後,就不會為了省錢來坑他,他大機率不會發現這條門路,更不會跟程蔓合夥做生意,最後也掙不到這麼多錢。

捋清楚這些後,程亮側過頭問:“也就是說,我這大學上得還是挺值的?”

“當然值。”程蔓肯定點頭,“很多時候,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並不是每一個上過大學的人,畢業後都會從事本專業的工作,也不是說你沒有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大學就白讀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過程,大學期間門你認識了什麼人,學會了什麼道理,都有可能在未來給予你很大的幫助。”

程亮聞言,垂眸思索起來,許久後問:“那你覺得,我有必要參加工作嗎?還是說畢業後專注做生意?”

“先工作吧。”

“嗯?”程亮不自覺向程蔓做的方向傾身,神色裡難掩驚訝問,“為什麼是先工作?”

“一項新政策出臺後,想順順利利推進下去很難,很多都會在推進過程中遇到困哪,然後解決,再遇到困難,再解決,從政策出臺到徹底完善,可能需要很多年。改開是能影響到全國人民生活的重要政策,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會有陣痛期,導致政策變動。”

因為需要思考措辭,程蔓的語速並不快,這也給了程亮思考的時間門,他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這個變動,你覺得是好是壞?”

“不好說。”

對身處當下的人來說,倒春寒肯定是弊大於利,可從長遠來看,如果沒有這一樁樁事件的累積,政策也不會那麼快確定,改開的程序也不會推進得那麼快。

程蔓含糊說道:“‘槍打出頭鳥’這句話總是有道理的,至少未來兩年,我覺得我們最好是低調行事。”

“那兩年後呢?”

“兩年後政策如果能明朗,咱們就好好幹,你想辭職也行,想邊工作邊掙錢也可以,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上嘛。”

程亮若有所思:“如果政策不明朗,有個正當工作比無業遊民強?”

其實到八三年,局勢就會好轉,八四八五年政策基本明朗,原著中燕敏芝就是這個時期把小飯館擴張成大飯店的。

但時間門上程蔓肯定不能說得太準確,就含糊道:“差不多。”

聊到這裡,話題又回到了最初點,程亮靠回去皺眉想了好一會,還是覺得問一問程蔓的意見:“你覺得留校當輔導員,和進機械廠當技術員,哪個好點?”

“差不多吧……”

對上程亮哀怨的目光,程蔓忍不住搓了搓胳膊,坐直身體認真分析起來:“當輔導員的好處是工作輕鬆,有寒暑假,在高校上班說出去也很體面,哦,還很穩定。”

程亮問道:“正式工作不都很穩定嗎?”

程蔓:“……”

確實,這年代的人工作都很穩定,但再過十年就不一定了。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現在紅火的國營廠會接連迎來倒閉改制,原本端著鐵飯碗的國營廠職工,會在時代的洪流中被迫下崗,另尋出路。

跟前途渺茫的國營廠比起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確實很穩定。

但是!機械廠不是一般的國營廠,原著男主謝瀾在這裡上班。

眾所周知,男女主都是有光環的,原著中不但女主燕敏芝在光環的加持下,從路邊攤起步,最後成為了五星級連鎖酒店的董事長。男主謝瀾則在機械廠瀕臨倒閉時出任廠長,力挽狂瀾,帶領機械廠成功轉型,成為行業龍頭。

因此,只要程亮不離開機械廠,這工作其實也挺穩定的。

程蔓擺手說道:“那就不考慮這個,我們來說說輔導員的缺點好了,在高校工作,情商得高,否則幹一輩子可能還是輔導員,你嘛……”

程蔓拖長聲音,抬頭看向程亮。

後者見狀連忙坐直身體,整理衣領,直視著程蔓的眼睛,充滿期待地等待著她的點評。

而程蔓在對上他的視線後,反射性地移開了目光,委婉說道:“我覺得,你可能更適合進機械廠。”

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