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 第133節(第3/3頁)
章節報錯
絮雨早便看出來了,崔道嗣口裡和青頭敷衍著,眼角風卻頻掃向立在一旁沒開口過的裴蕭元。只青頭情真意切地還要繼續說下去,便出聲,微笑著打斷道:“我瞧周圍雀鳥不少,車裡正好有幾塊糕餅,可以去餵它們。”
青頭聞言作罷,忙跟她回往馬車取食。
崔道嗣等公主去往一旁喂鳥,命隨從原地等待,向著裴蕭元丟了個眼色,引他往附近的林隅行去,見外甥停了步,又拖他強行繼續前行,直到入了林,來到一道冬日枯水的野溪之旁,回頭觀望身後,確定話聲不會落入人耳,這才停了下來。
“舅父此番受貶,全是因我之罪。我連累了舅父,此前早便想尋舅父賠罪,只是不便見面,只好藉此機會來向舅父告罪。懇請舅父見諒!”
裴蕭元待要下跪叩首,被崔道嗣從地上一把揪了起來,“罷了罷了,還扯這些何用?”
他也不復片刻之前在公主面前的老邁虛弱之狀,又劈頭便問:“你和公主和好了?當真沒事了?”
自從廢太子和康王雙雙出事之後,皇帝顯是備受打擊,想來龍體不寧,因而愈發深居簡出,久不露面。便是近來,偶爾開始親召臣下問事,也是君臣相對,遠遠隔絕,且身畔必定伴著公主。如今南院裡的日常之事,多透過寧王執令。但人人都知,實際在皇帝身邊輔理奏章參與議事,乃至一起做出策令之人,則是備受皇帝寵信的公主了。公主如今實際地位,可見一斑。
外甥會在今日出城相送,這是崔道嗣預料中的事。但公主竟也會和他一道前來,且對他態度如此恭和,這實在是意外之喜,甚至稱是受寵若驚,也是不為過了。畢竟,就在不久之前,駙馬因了疑罪,見惡於皇帝,公主和他日漸疏離,許久不回永寧宅,此事人盡皆知。
裴蕭元頓了一頓,含混應了一聲。
誘捕李延一事,即便是現在,知曉內情之人也是有限。對外只說是緝拿承平。他自然也不會和崔道嗣講。
崔道嗣卻以為自己猜想無誤,目露喜色,長鬆了氣。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他喃喃唸了幾句,“我先前就是擔心這個。不知多少人都巴望你和公主壞事,好爭這駙馬之職!”
“想我振振公族,子弟如麟,豈會讓小人得逞!”欣慰之餘,他忍不住又感嘆了一聲。
裴蕭元不願多提這個,轉話道:“舅父領下出使之責,到了之後,務必多加保重自己。舅父可尋令狐節度使相助。他從前曾是我伯父麾下之將,也做過我的上司,是能信靠之人。”
不料崔道嗣聞言,卻面露古怪之色,道:“二郎子,你以為聖人真信我,能勸動阿史那認罪罷手,還是我能聯合周圍酋領,阻撓他行逆亂之事?那小兒的狠辣狂妄非常人能及,都敢把長安的天捅出那樣一個大窟窿,誰去了都沒用!不過是因我身份還算合宜,派我走個過場,先禮後兵,留些時日準備後頭的事罷了!你舅父我啊,我這回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去了,隨機應變,走一步看一步了。”
這一回,實在是外甥交友不慎,捲了進去,他才迫不得已站出來,攬了這個苦差。瞥了眼神色愈發負疚的外甥,暗歎口氣,又改了口。
“不過,我正好也藉此機會,出來避下風頭。”
他皺起雙眉。
“我總覺著,朝廷還會出事。萬壽不是暫停了嗎?我得了個小道訊息,也不知是真是假,西平郡王世子前幾日趁機提請出京西歸,公主卻不允許。我還聽說,大射禮歸來之後,郡王進奏院曾謀劃私帶世子離開長安,只是不知怎的,計劃不成,世子隨後其實一直遭著軟禁。倘若是真,難道是西南那邊也要出什麼亂子了?”
他憂心忡忡,長長嘆了口氣。
“這才過了多久的太平日子,這裡亂,那裡亂,怕是真要出大事了。”
裴蕭元沒有作聲,一動不動。
“蕭元!”
崔道嗣忽然叫了他一聲。他抬起眼目。
崔道嗣神色轉為凝重。
“你伯父不在此處。他若在,自會和你說些擔當之辭。但你不妨也聽聽舅父的勸!日後,真若打起來了,別管哪裡打,你記住,千萬不要立刻攬事上身!你如今既然賦閒,何妨避嫌到底,往後退靠一些,叫別人先去爭功好了。輕易能贏的仗,叫別人去打也是無妨,最後不是什麼大功勞。要等到別人打不贏,你覺著可以,再出來救場!懂了嗎,那時不但顯你滄海橫流救難之功,敵方也耗損了實力,勝率更大。倘若是你也沒有把握的仗,那又另當別論,絕不能輕易應承!”
他頓了一頓,“你或瞧不起舅父為人處世。但這些,是舅父為官多年的心得,全是教訓!報效朝廷固然應當,何妨也為自己考慮幾分。你的父親,他就是太過忠烈,當年絲毫不為自己著想,這才……”
崔道嗣猝然打住,搖了搖頭。
“總之,全是前車之鑑!血淋淋的教訓!你一定要聽舅父之言,千萬不要逞血氣之勇!三思後行,對你沒有壞處!”
他說完,見外甥始終沉默著,忍不住催促:“你聽進了沒?你若不應,我出使了也不放心!”
“我記下了。多謝舅父提點,遇事我定會慎重考慮。”終於,裴蕭元發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