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那些男人遠些。嫮兒,阿耶告訴你,世上男子,沒一個好東西,皆薄情寡恩之輩,惟利當先,說一套做一套。誰都不值當你為他難過。”

絮雨笑了笑,垂目不語。皇帝忽然想起一件事,招了招手,將女兒喚到身邊道:“長安入夏悶熱,不是個住人的好地方。阿耶過些天就帶你去蒼山避暑,你散散心,別的,暫時什麼都不用多想。”

絮雨小時候曾跟老聖人去過,知那裡確是個好所在,避開這邊的酷熱,對皇帝的身體應當也是有好處的。

“阿耶自己看著辦便是。”她應道。

皇帝很是歡喜,遲疑了下,又小心翼翼地問出一句此前一直想問的話。

“嫮兒,你就不想做回公主嗎?我聖朝的公主。”

絮雨凝視著皇帝,道:“我早上回來,就是想問阿耶,何時合適。”

“只要嫮兒你想,任何時候都合適。”

皇帝目中閃爍著極力抑制的喜悅之色,慢慢地握住了女兒的手,沉聲說道。

第63章

毫無疑問,裴蕭元有著明晰而敏銳的頭腦,這叫他足以能夠領悟到她那一番言語的意思。

然而須臾之間,應是有太多的思緒幾乎同時向他衝湧而至,他只覺神思混沌,怳惚不明,直到最後,隨她腳步穿庭所發的清響漸漸遠去,徹底消失於耳畔,剎那,他醒了神,心一陣激跳,人也自座上一躍而起,追出,她的身影已是杳渺無蹤。

他的身形一頓,腳步終也慢慢地停了下來。

當他出現在韓克讓面前,告訴他昨夜奉命所尋之人平安無虞已自行入宮這訊息時,他看去已與平常沒什麼兩樣了。唯一一點,大約是昨夜確實奔波過甚,半刻也不曾合過眼,所以精神欠佳。

韓克讓端詳了下他,目露關切之色,道:“你臉色看著不大好,是最近太累了吧?別仗著年輕不當回事。就像我,早年也和你一樣,上山打虎,下海擒龍,如今呢……”

他拍了拍自己日益腆凸的腰腹,搖頭,“昨晚為尋人,我也是一夜沒睡,我是頂不住了。沒事最好。幸好今日休沐,我這就回家歇了,再不回去,家中的老婆娘怕又要鬧事。你也不必太過拼命——”

他看了下左右,目光落在下屬那傷處還沒痊癒的腦門上,靠過來些,低聲道:“你頭上這傷,是陛下那裡得來的吧?我為陛下做事多年,多少也知道些陛下的性子。你要是不知道放鬆些,一味全力悶頭做事,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住差遣。有些事自己可以看著辦,把度拿捏好,陛下也非吃人的虎,不會真拿你如何的。”

他親切地向下屬傳授對上心得,拍了拍他肩,離去。

裴蕭元被韓克讓提醒,才記起今日休沐,他和寧王孫新安王李誨約定,趁空出城教授他一些騎射之術。然而昨夜為了尋她,兵亂馬亂,他竟將這事給忘了。

他看一眼漸漸升高的日頭,知李誨等人此刻恐怕已在約定的地方在等了,立刻斂神,命隨從先去,自己先回公廨住地。

因原本做好此後長住的打算,他簡單的日用必須之物都在這裡了,包括今日需要的外出便裝以及弓、箭等兵器,匆匆趕到,發現門外路邊停著一輛女子乘坐的碧油車,還有一架騾車,車上載著箱案之類的器物。七八名來自崔府的下人正往裡搬著東西,不禁意外,叫停。

崔府下人看到他,忙上來見禮,說是奉命送東西來的。這時裡面有個年輕女子一邊指揮著人擺放物件,一邊走了出來,她穿紅羅襦衫,系一條明藍色印散點小簇花長裙,面繪端莊而明豔的妝容,竟是昨日在崔府裡見過的那位王家女娘貞風。她的後面跟著一早就被叫去幫忙的青頭。

王貞風看到裴蕭元,停在庭院當中,含笑望來。裴蕭元便走了進去。二人相互見禮後,王貞風解釋,一應所有器物都是她姑母崔府王娘子安排送來的,她奉命跟來,幫助安置。

“姑母命我來了再看看,郎君這裡還缺甚,再去添置。我因不知郎君喜好,不敢隨意自作主張,方才正問青頭,郎君你便來了。”

裴蕭元看一眼四周。許多還沒來得及拿進去的還堆在庭院當中,多是些金銀泥漆的器物,看去富麗堂皇,將這本就不大的地方擠得更顯狹仄。

他收目微笑道:“此事我半點也是不知。若昨日知曉,當場就和舅母說了,不必費心安排這些。有勞王娘子,都拿回吧。”

王貞風一怔,循他方才的目光,看了眼四周之物,遲疑了下,道:“這些都是姑母特意為郎君準備的,之前並不曾有人用過。郎君看不上哪件,我帶回去,其餘留下,如何?”

裴蕭元不想與舅母王氏牽扯過多,昨日也是因為商議為他母親做祭日法事,無法推拒,這才應邀登門。

至於這位王家女娘,因其父正是當年追隨他父親裴固一道陣亡的八百英烈之一,故比起旁人,對她自是多了幾分敬重。

“確實是用不上。此屋非我所有,公廨而已,非久居之地,說不定過幾日便易主,到時搬來運去麻煩,真缺什麼,我叫小廝準備便可。還是勞煩王娘子都搬回去,代我向舅母致謝。”

所幸這位王家女娘頗為聰慧,更不是夾纏不清之人,應是明白了他拒絕的意味,目光在他面上停留幾息,便點頭:“裴郎君既然這麼說,我便不勉強。那我將物件都帶回去。只一件,如今天氣漸熱,我看這屋潮沼,夜間怕有蚊蟲襲擾,屋中少一床帳,我恰好帶來一頂,方才已是掛上去了,郎君若是不棄,不妨留用。”

青頭聽到此話,心中未免鬱悶。萬幸,他的主人一視同仁,既看不上他借錢備的帳子,也不要這王家女娘帶來的。只聽他應:“我家青頭前些天已備妥,只還來不及張掛。有勞王娘子費心,也請一併收回。好意心領,不勝感激。”

王貞風一頓,隨即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