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最終還有一個決定性因素。

雖然南美很明顯也是戰略要地,並且最重要的,因為現在的競爭熱點是在北美洲,如果大唐或者羅馬——或者別的哪路選手佔據了南美洲,那麼下一步能做的事情就會變得很多很多。

這一下搞起配合來,從南美洲北上,無論是配合大唐夾擊羅馬還是配合羅馬夾擊大唐,作用之大都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也正因為有這種可能性,反過來也說明,真想去南美,

先佔據美洲,然後用自己最擅長的陸軍往南邊探測,明顯價效比更高——確切的說,要高的多。

這麼看來的話,南美洲似乎就並不是特別需要,更準確的說,並不是特別值得各方力量現在就投入府庫銀錢、人馬去搞。

但是,這畢竟是“正常”情況下。

而戰爭之中,沒有什麼正常情況。

還是那句話,只要能作弊那就一定要作弊,只要能出千就一定要出千。

能當老六,絕不當老五點九,這才是對身後的帝國、父老們負責的決策。

而既然南美洲從陸地上去推進更加划算,那當然就要走陸地了。問題是,

有沒有別的辦法,別的可能性呢?

在李孝恭轉述李盛的“產學研”之策後,李二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這南美洲的事。如果能在這事上作點什麼文章出來,那麼產學研的事不管支出多高,也都不是不能搞了。

不過究竟要怎麼做呢,這事要仔細想想,其實也並不複雜,因為對於李二來說,自己只要把“名義”問題處理好了就行了,只要有名義打底,自己無論如何也還是能自如的動用府庫,根本不必管那些儒生逼逼什麼。

畢竟長遠的效果自己心裡是清楚的,李盛說的這套國策,這不管怎麼看,都是又一條長線國策。

但不需要向儒生解釋,不代表不需要考慮自己人的感受,儒生的意見不用管,但手底下的部伍可也需要心裡有底。不過這麼一想,

李二不禁覺得, 這事的思路就有了,只要從南美洲搞點什麼好處出來不就行了嗎?只是問題在於南美洲的資源都是戰略資源,這個最大的好處,這關頭搞不好會成為最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南美洲的土地在於作為耕地或者牧場——反正總之就是作為農場的價值,這個價值可以說是最根本的價值,因為只有作為農場的土地才能變現為軍隊。

但是,這種長線保值率高的土地價值,往往也沒有什麼短期就能見效的經濟熱點產生出來,因此不像一些戰略要地那樣搶眼——軍事上的戰略要地本身往往也沒什麼特別的價值,但因為其特殊地形,往往,在附近,都有經濟熱點地區。

而這個南美洲,並不是某種關口性質的戰略要地,而是一大片的“戰略資源”,這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