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程知節,尉遲老魔這樣的高階騎兵很難得,而鋼鐵戰車那造價。

反正李二沒啥事是不太喜歡聊這事的。

於是總體算下來,實際上以前的騎兵和現在的鋼鐵戰車,在戰陣之上的戰力差距是很明顯,但對於總體的戰略規劃來說,變化其實沒那麼大。

最大的地方,主要還是在鋼鐵戰車在陸戰之中,衝擊陣型的恐怖力量提升,這個任何東西都代替不了,相應的也要大筆的花錢。

也就是說,在面對一個和大唐的陸軍類似的,或者至少說同水平的軍事力量時,大唐的陸軍可以憑藉鋼鐵戰車對血肉組成的重甲騎兵,在開戰之前,就具備絕大優勢。但也僅限於此,戰爭畢竟不是精銳就能拿下的。

在這些頂級武力之後,任何一國也還需要大量的其他兵力,也就是價效比更高,更好走量的兵力配置來完成整場戰爭——是的。

商場如戰場,戰場也同樣如商場,一場戰爭就像一款產品,從研發到售後每一個環節都得搞,不搞生意就沒法做。而大部分的軍事任務,其實也並不是透過那些最頂級的力量來完成的。

這種時候,掌握了美洲的主要馬場,這好處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了,目前的北美洲也都是膏腴之地,除了用來種糧食,當然也可以養戰馬,話又說回來,糧食本來就可以直接養馬,馬匹只吃草那是純純的刻板印象。

不過,大軍要行動,要存在,也不能光有戰馬,神州的禁軍也好,羅馬人的軍團也好,都是人類不是神仙,大家除了要養戰馬,將士自身也得吃飯。

北美洲的極品平原,顯然還是得用來種糧食,而寶貴的糧食當然也都得優先用來給人吃。

這種時候。

南美洲那些海拔較高、實際上不太適合種糧食,但卻很適合養馬的草場就顯得很珍貴了,也就是說,北美的極品平原歸根結底,無論是誰佔據,都必然只能是用來種糧食——這一點甚至在後世的北美變成頭號發達國之後都沒有變化,

這麼看下來,南美洲的牧場,也就變成了類似神州的河西走廊地區一樣的存在。

它或許產糧食的能力不怎麼樣,但當牧場卻是妥妥的極品,而且那規模。

但凡長了眼睛的人,只要看上一眼地圖就會被震驚到。

比什麼破河西走廊要巨大太多了!

而且話又說回來,南美洲的平原草場不適合種糧食,那只是相對於北美洲更極品的可耕地而已。

但如果放給神州大部分地區的人民去看,那妥妥的還是上好的良田,根本不會挑剔什麼。

而後世的世界經濟事實也妥妥的證明了這一點,雖然北美在農業領域的支配地位幾乎一直沒怎麼變過,但南美的糧食出口也是很有名的。

因此毫無疑問,南美洲其實也是妥妥的必爭之地,在戰爭階段,那是極品馬場,而戰爭階段過去之後,那好歹也是“次旗艦”的大面積可耕地,都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