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9章 宗室!(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神州最負盛名的外交官,不必想別的,當然就是蘇秦張儀,這兩個傢伙可以說就是將人情世故玩到了極致的存在。
而現在考慮李盛這孩子的事情。
李二作為孩子的爹,自然不可能不操勞這一點。
於是因為這種,擔心孩子才智太過厲害,反而在生存之道上有所偏科的李二就直截了當的將李孝恭這個傢伙派了過去。
至於為什麼會派遣李孝恭,當然是因為李孝恭是宗室!
但,卻不是一般的邏輯之下的“因為李孝恭是宗室”。
“因為李孝恭是宗室,所以天然和李盛有血緣性的親近”,並不是李二派遣這個河間郡王去給李盛當少師的原因。
而是因為李孝恭,是個頂級的權謀家。
一般百姓聊權謀家,總是會提到司馬懿這個角色,至於為什麼,原因太明顯,因為司馬懿成功將自己的權謀變成了名望地位,從宣王、太傅,變成了帝國的主人。
但是,實際上,神州畢竟是片巨大的土地,對於任何事情尤其是比較出名的歷史事件,往往都有兩個以上的版本,甚至有時候每個版本都有土夫子的勘探成果為證,而向你談論這些的人,還會向你販賣土夫子的勞動成果。
在這麼一片充滿玄幻故事的土地上生活,沒點心理素質肯定不行,而關於權謀,自然也有許多說法,比如仲達哥雖然成為了三國最後的贏家,但實際上是不算數的,因為西晉只爽了十來年就衣冠南渡了。
真正的權謀家,還得是張良、蕭何這樣的,但凡在一個帝國當中能玩的都玩了,什麼天下大勢,派系鬥爭,一切結束之後,卻還能全身而退,這樣的才是頂級權謀家。相比之下,仲達,反正比起張、蕭兩位前輩,的確是差了不少。
李二擔心的當然也是這一點,雖然目前看來大唐的主要軍事精英都對李盛很服氣,但,
誰知道呢,人的事誰說的清,更何況大唐的禁軍雖然完成了統一戰爭,但還得開疆拓土呢——這就意味著軍中肯定不能缺少新鮮血液。
大唐再怎麼詳細調查軍中的軍官們出身、圈子等等,來確保這些傢伙都是好青年,也不能面面俱到,而在以後——甚至不用以後,現在大唐的禁軍中就有許多新生代的軍事精英。
比如駱賓王。駱賓王本人就曾是李盛的門生,這自然可信可靠,但類似駱賓王這樣的存在,還有很多別的人,可未必都對李盛服膺。
而除開這些,朝中的大臣也是成分複雜——否則,李二也不會被迫弄出內廷這種操作了,這不就是生活重壓,被迫營業營出來的。
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李二就不禁覺得,自己的確還是得給李盛這孩兒,沒事也搞點權謀教育,也就是縱橫家那一套的。
不管怎麼說,如果李盛這孩子,日後真的承了大統當了皇帝,那這些東西對於他來說肯定就是必修的。至於如果沒當上,或者什麼別的原因他一直在野了,那,最好也學著點,正所謂藝多不壓身。
萬一什麼時候就用得上了呢?
至於為什麼選擇李孝恭,那當然就是因為在李二反覆盤點之後,就感覺李孝恭、李靖,還有李績這三個傢伙是軍事精英團裡邊,權謀水平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