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僧多粥少!(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理解了李盛的話,柴紹還是被李盛這充滿爹味的勸解給搞的愣了一下。
這怎麼聽著好像,好像李盛這廝,是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質疑是衝著他去的。而且這話裡,自己也完全聽不出李盛這小子有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意思。換句話說,李盛這等若是純粹屬於,根本沒將自己方才的一番“控訴”聽進去,壓根就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
這搞得柴紹儘管一把年紀了,還是忍不住露出一個流汗黃豆的無語神色。
這麼無恥的皇子可真是古今罕有。
不過話又說回來,意識到李盛這麼超然的心態,柴紹也不由得一陣自責羞愧。
這搞了半天,李盛這些年為大唐做的這些事,還真就沒啥特別謀劃。
這都不用思考什麼前因後果,就此刻看其神態就能看出來,這貨對於大唐的態度是真的純純佛系。
這麼一想,自己剛才的念頭簡直就是,小人之想麼!
柴紹一陣羞愧,當下老臉有些掛不住,連忙自斟自飲,舉杯示意也不等李盛碰杯,就一連自己幹了三杯,看的李盛和駱賓王都是一陣莫名其妙。
不過想想既然李盛對大唐沒有啥危險的想法,柴紹心頭也就寬心多了,心道,既然這事裡的隱患只是其本身的隱患……
這麼一想,柴紹突然覺得,好像自己的疑惑還是沒有解決啊。
自己疑惑和不理解的是,大唐既然搞了這種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來激勵另一部分人的操作,那麼日後。
當然了,在目前這不會導致什麼問題,因為基本上而言大唐所有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儘管還是有出身不同,但從五姓七望滾蛋這個標誌性事件發生之後,大體上而言,神州的大環境基本是公平的,即便海商過的富貴流油,水手工匠們跟著過得富貴流油,其他種地的農民也不會有怨言——因為選擇在老家種地,選擇樂天知命的不是別人,不是朝廷替他們做的選擇,而就是他們自己。
那麼,在選擇離開家鄉出海,去風浪裡博富貴的人富裕起來之後,他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朝廷也沒有什麼需要向誰交代的。
按照這個趨勢繼續計算下去,那麼下一步就很好說了,就是李盛講的那樣。
隨著出海的工匠水手,以及最重要的,那些腦子好使性情勇武,借錢買船出海去搏命的海商們富裕起來之後,後續的人看到人家發財這麼爽,自己也出去跟風。
海貿當然會越來越發達,開海的事業會越來越順利,這是一定的,但隨著時間進行,海貿的收益和風險都會逐漸降低。
成熟的航線當然會逐漸變得無比安全,甚至有旅遊價值,而收益嘛,僧多粥少,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這麼一來,人員似乎就是會那樣運轉,如李盛所點出的圖景那樣。
理論上似乎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