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李盛更沒有不耐煩了,反而面帶笑意,這次柴紹問的就更關鍵了。

這玩意,這幫古人搞不懂,李盛還是有點心理預期的,於是接著解釋,“不是那麼回事,船雖然在水中,但是這個,這個,柴老你想,船在水中行動,那自然便不需要揚帆了。”

“不必桅帆的船隻,又何須水手在甲板上呢,一切都在船艙中進行,這不就完事了。”

“船艙中。”

柴紹聽著聽著,眉頭不由緊皺。

不過這次柴紹就不是困惑了,而是他感覺自己真的把握到了一點李盛說的“潛艇”究竟是何物了。

這意思。

“公子,這潛艇可是與木桶相似?”

柴紹思來想去,感覺應該也就是這樣了,不過這個形狀就和一般的船隻大相徑庭了。

當然話又說回來,既然是能在水下行動的船隻,那和一般船隻形狀不同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盛聞言,

這次輪到李盛驚訝了,我擦。

居然給他猜出來了!

不由笑道,“正是那樣,不過水下阻力大,所以還得是拉長的木桶。並且,實話實說,這東西最好還得是用鋼鐵來造。”

“鋼。”

柴紹一下子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兩隻眼睛一瞬間都瞪圓了。

要鋼鐵來造??

鋼鐵造船,這自己算是早就不陌生了,現在大唐禁軍的海上力量當中,最強的巔峰戰力就是鋼鐵戰船。

但用鋼鐵造海面上航行的船還算能理解,可在水下行動的船,造這種船本身就已經讓人想想就覺得神奇加離譜了,居然還要鋼鐵船體。

這特麼的。

柴紹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詞窮了!

望著李盛老半天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如果是和李盛同時代的人看到這一幕,尤其是北美人民看到這一幕一定不會陌生。

當年,北美第一次將人類送上月球,在電晶體螢幕前圍觀著那一幕的人類,就是這樣的感覺。

人們為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所炫惑。

這種事是好還是不好,倒也不是眼下李盛關心的事情,不過柴紹對潛艇的細長水桶的形狀這麼難以理解,李盛想要進一步解釋一下之餘心中也不由感慨,這科技果然是永無止境啊。

潛艇這東西說來簡單,但實際上還是需要幾項“核心技術”的。

“柴老不明這潛艇的奧妙沒關係,晚輩給柴老講就是了。這其一首先自然得密封,這就需要焊接技術。”

焊接技術,在後世被視為一項手藝,在神州的主流社會總是被當成無力學習考不上大學的low人才會去學的一門手藝——而不是一種“tec”。

但實際上!

在工業製造的最前沿——軍事工業之中。

在軍事工業的最前沿——潛艇工業之中。

焊接,正是決定了一型潛艇能有多高效能的核心技術!

焊接的手藝越牛逼,潛艇就越是靜音——靜音的程度和焊接技術高度正相關。

靜音對潛艇有多重要那簡直不需要科普了。

而除了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