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4章 策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海貿這種活動究竟給大唐帶去了什麼收益,這幫人這麼喜歡搞這個,
其中的玄機奧妙羅馬人當中,是否有人能看出來,羅馬皇帝本人是否知曉,這眼下都已經是無所謂的事情,博弈之中最重要的是對手的段位,但最緊要的還是具體的操作。
既然對方是製造恐慌,大唐雖然不能反制這波操作,那就只能儘可能止損和減傷了,而李二的這波意氣用事還真是有效合理的。
但是。
正如同羅馬人的這次操作本身,完全超出了大唐君臣團隊的意料。
世界上任何事情,也都有可能超出意料,除了人心容易拿捏,命運永遠給人驚喜。
自然而然的,大唐的這波李二覺得有用,大臣們也覺得肯定有用的反打之策,
也同樣有“居然沒用”的可能性。
李二下詔之後當天,朝中大臣就四處活動與各路衙門聯動起來開始部署軍事行動。
有理論說現代戰爭與古代最大的區別在於後勤,這完全是片面之詞。
現代戰爭的後勤壓力和物資消耗的確誇張。
但這些後勤消耗物資消耗佔用國中總財富的比例,實際上從未高到誇張的地步過!
即便是看起來殘酷無比的二戰。
開戰的德法英美列國國中儘管各種物資短缺物價飛漲,但反而也沒有出現過饑荒的情況——起碼,像古代那種動搖政權級別的饑荒還真沒出現過,哪怕是蘇聯人民在二戰期間也多少都有口吃的,真正的大倒黴蛋只有被捲入其中還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自己卻分明是個農業國的某個傢伙。
而古代則不是這樣,儒生的過秦論能流行起來是有強大社會基礎的。
因為古代的戰爭真會導致特大規模的饑荒!
這個後勤強度。
論物資總價值,那肯定是遠遠比不上現代戰爭,甚至無法與現代電商平臺一次雙十一相比,甚至,無法與現代電商平臺一個淡季的單日銷售額相比。
但對於古代的世界,一場戰爭消耗的資源往往會直接壓低茫茫多人口的生命線的程度。
而現在大唐組織這場戰爭。
因為是要突下重手一波重創海寇,所以這次的組織壓力非常大,尤其是這後勤物資。
不但要準備糧餉,軍衣,弓弩箭矢,手雷火藥,
關鍵還需要組織人手,然後海軍出動。
因為是海軍,這都不用看現代,那自古就是一個器械比人多的地方——船本身就是龐然大物。
這又要戰鬥。
當然就得準備修理船隻的備件備料,還有淡水之類。
因為是南洋海面上作戰,那自然還得準備防暑的藥物之類——這並不是大唐的禁軍變得比立國之初嬌氣了,而是現實需要,畢竟連海商出海都會準備這類東西。
但這麼龐大的物資籌備,大唐竟然真就不動聲色的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