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產業升級,同時還不是之前的改革風氣詔之類的東西,那都屬於一種“運動”,本質跟修建運動場類似。

而修建運動場的舉國文教政治效應其實是不如那改革風氣詔的,但反而是需要花一定錢的——當然,長遠來看,這個錢花的還是值得的,從這種意義上說,修建運動場還是比一紙詔書更有意義。

但總的來說兩者都是一個性質,歸根結底不是什麼花大錢的事,而產業升級就不一樣了。

這個真的要花大錢!

雖然目前,李二南下千里迢迢找李盛問計,一番波折之後也終於問到了方案。

這個思路可以說至關重要,有了這玩意朝廷可以說什麼都不用幹,產業升級就會自然發生,不過。

就好比農夫根本不用經營土地,什麼都不幹反正也總有莊稼能成活,這樣的思路顯然不是李二會用的,因此朝廷當然還是得花錢,還是得繼續主動想辦法,讓產業升級的狂潮儘可能早日到來!

這可是李盛親口說過的,當神州真正開始產業升級大潮,那簡直是,

到時候大唐的國力增長速度,絕對會比開疆拓土還快還大。

開疆拓土,這得打仗——無論帶兵之將再能打,但好歹還得打了再說不是?這糧草消耗,物資缺口。

無一不是成本高昂。

而這個天下還是戰爭不斷,那自然也說明這些高昂的成本並沒有高昂到那麼恐怖的地步,或者也可以說,勝利的收益不但往往都能覆蓋掉成本,而且還常有一本萬利的情況!

一本萬利絕不是開玩笑,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但根據李盛的描述,這產業升級的大潮一旦掀起,整個大唐的國力增長能比戰爭還要快!

戰爭獲得的是疆土,開疆拓土。

在傳統上一直是大喜事,畢竟天下哪個部落哪個邦領不想這事?但產業升級這個東西能給大唐提供的,就更多了。

而且關鍵在於。

開疆拓土打出來的疆土,能到你大唐手裡,那未來也可以到別人手裡。

承平日久的時代,百姓往往會認為天底下土地就是最保值的東西。

但真正到了亂世爭霸的時候,土地反而才是最不值錢的,因為隨時就可能被捲入戰亂,戰爭能力才是最值錢的東西——無論是“戰爭能力”中的任何一環,比如人才,比如糧草,都會被奉為上賓和視為珍寶。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諸葛亮,郭嘉,三國時期的那一批大佬,在戰亂爆發前,這幾個傢伙都是衣冠圈子裡混的不行的,但開戰之後就紛紛被奉為上賓了。

而產業升級提升的,正是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