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倭國不能視為島嶼……

首先是面積也的確不小。

雖然或許在聖王,或者陛下這樣的當世豪雄眼中,那點尺寸大小也不算什麼,但對於軍隊來說的確是有“縱深”的。

有縱深的海島,就不能全憑船上的火力進行打擊,必須實際的將軍隊開進其內陸作戰。

而要將軍隊開進至其內陸區域,這軍隊……得有一定規模吧?軍隊需要有規模,那得有大船吧?一條兩條的都不行,還非得是大船隊才行。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如此行船不易,又需要大船隊,這卻該如何行之?”

柴紹橫豎也聽不懂李盛說的“倭國的毛病”是啥,於是問起了正事,反正橫豎要去征討,當然就要定好計策。

而他這麼一問,就見李盛聳了聳肩。

“這有什麼難的,宮古……東海海峽不好走,那從南邊過去不就好了,萊州這裡可以作為居中策應點,而主攻兵力走杭州、百濟這兩條路線,繞過海峽不就完事了。”

“繞過?”柴紹有些愕然,繞過海峽?這……聽著就有些不靠譜。

刻意走遠路,雖然看起來符合軍事原則……畢竟兵者詭道也,這話不是白說的。

但柴紹總覺得……

“可繞遠路的話,這豈不到了……到了外海了?屆時大海茫茫……”

要是迷路了咋辦。

柴紹始終有些擔心這個。雖然李盛是搞出了六分儀,但總是難以放心啊。

畢竟南海雖然也難走,但當時大夥就是去開拓軍鎮的,當時陛下除了派遣禁軍,還給當時的禁軍都許以重利:佔下的軍鎮土地,日後分與禁軍戰士!

而這種好事是在神州整個歷史上都極為罕見的,只在當年我大秦的年代,以及西漢的時候,才流行。現在要取東瀛倭國……

現在大唐的軍力也進步很多,去東瀛繞路走外海的確有些艱辛和風險,但相比當年開拓南海的艱辛程度卻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去南海的路上,那可真是下至每一個基層小卒,上至自己這個糟老頭子都抱著死士的心去的。

而取東瀛……不是不能賞賜有功計程車卒,但既然沒有那麼艱辛,賞格就不可能太高。賞格太高的話,這你讓南海的禁軍戰士心裡怎麼想?規矩之所以是天下大事,就是因為這是一種能讓所有人都心平氣和的東西,可以改變其形態卻絕不可破壞其本身。

但“不能給出徵的禁軍戰士定太高的賞格”這種話又委實比較難以說出口,因此柴紹也不由得臉色僵硬尷尬起來,大腦快速轉動著思索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