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暗中搞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盛竟然這麼說,於是就輪到柴紹驚訝了。
望著李盛張了張口,柴紹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好奇什麼,問什麼——
一般來說這種特別小的國家,哪怕不自量力挑戰一下鄰居……其實也不奇怪,當年秦國挑戰魏國,不也是以弱擊強,而且結果還不錯,贏了。
但問題在於當時的秦國和魏國……不,不說實力消長的問題,就單說地理,秦國對魏國也是相當的瞭解的——所謂知己知彼,不一定百戰百勝,但確實可以減少操作思路的問題……
但現在這個倭國就奇怪了,這幫人既然對神州有這許多瞭解,那……
那為何還要跟神州過不去??
這就讓人費解……如今的神州世界這發展程度,明顯跟當年的魏國不是一個概念好吧。南邊的天竺人有耗子舔貓行為沒什麼奇怪的,但倭國偏偏是對神州有相當程度瞭解的。
那麼問題來了,倭國既然對神州有這許多瞭解,那為何還要暗中搞事?
因此柴紹對於李盛的淡定完全無法理解……
“聖王怎說此事是自然?倭國這……”
“不不,柴老爺子誤會了,晚輩不是說這件事是自然,而是說……這件不自然的事情,對於倭國來說就十分自然。”
李盛滿臉微笑,帶著一股說不清的神秘感……
至於李盛為什麼這麼篤定這種事?那當然是因為“老早”就見慣了……
神州的知識資產,沒有一定哲學水平是消化不動的,而哲學水平讀書是讀不出來的,那是得到廣闊天地裡去親自修行體悟才能有的。
這個結論以數百年的大亂世,和數百年間的弄潮兒全部來自邊關六鎮的事實,以及陳寅恪先生的全域性總結殘酷的證明了,而哲學水平這個東西,除了需要讀書和悟性,是還需要武德才能構建起來的。
而倭國這幫人,武德是的確有了,動輒切腹不能說沒有,而收集的知識……也不少。
但因為種種原因,反正水平就是不高。後人分析,這可能也沒別的原因,就是倭人稍微笨了點,所以每次戰略決策都翻車,大戰略上就沒有不犯病的時候。
不過他這麼一說,柴紹還是不太理解,反而更感覺這小子……
雖然李盛這麼出色的年輕人,這個歲數就已經封王了——直接比所有國公都要高出一檔,便和當年的天策上將都有幾分相似了,而如此大有身份了還管自己叫老爺子,這不得不說十分令人感動了。
但……這小子什麼都好,就是總喜歡這樣笑。
如果是長輩,柴紹自忖可能自己就不明覺厲虛心請教了,可這麼個年輕人這樣,就真是……
柴紹只覺得五味雜陳,這一刻心裡浮現起一股和李二、魏徵等人相似的感慨。
這小子莫非果真是上天降下來的謫仙來幫助大唐的?
不過,見柴紹似乎不解,李盛便也解釋道,“這其實也無甚複雜的。倭國雖然瞭解神州,但瞭解的都是些儒家經典,仁義禮法的那一套,僅此而已。倭人認為仁義禮法就意味著神州好欺負,所以……就出手了,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