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年輕人再了得,也不是自己對手,他麾下的兵卒校尉更不可能是天兵天將。

故而……

此刻的淵蓋蘇文,渾身肌肉和神經再次漸漸繃緊。

毫無疑問,此刻就是最關鍵的時刻,只要自己能順利搞定這個唐軍年輕人,將此番他所節制的唐軍打敗,高句麗復國的偉業就能開始,而假以時日,自己也未必沒有機會招募這年輕人。

思維發散之下越想越遠,越想越是美滿,漸漸的淵蓋蘇文竟好似能看到冥冥之中,自己在南海之上重建高句麗,叱吒海疆掃蕩群雄了。

不過這個時候,一旁的鮮卑小弟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幫主啊,這唐軍……大唐禁軍的船,為何沒有拍杆和撞角?”

……

淵蓋蘇文正在暢想高句麗的未來,以及從哪個方向殺出去搶船的問題。

但就在此時被一旁的小弟一問,頓時……

淵蓋蘇文整個人愣了一下,接著也感到有些奇怪:

是啊……這唐軍的船怎麼沒有拍杆和撞角??

這不是戰船的標配嗎。

雖然高句麗是個牧民國家,立國靠的是騎馬射箭不是開船,但是……

即便都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可因為在河東路以北的地方還與新羅、百濟這樣的國家接壤,換言之,在高句麗的內部,是有大量的肅慎人存在的。

他們或許也都跟了鮮卑人的姓氏或追隨了鮮卑人的部族,但肅慎人比較還是跟其他遊牧民不同,他們並非完全的騎射民族,而是同時還保留了相當的漁獵習性,連帶著……

高句麗的這些鮮卑人,也對船舶有所瞭解——當初淵蓋蘇文能糾集起數十條大船的海上艦隊襲擾、劫掠大唐的海貿商船,可以說正是多虧了鮮卑人中的那些肅慎人。

一般的鮮卑人裡或許還是有不少人完全沒見過大型海船,乃至於連對“船”這個字眼本身的印象都還停留在一條木頭中間掏空——這樣一個階段上。

但是淵蓋蘇文身邊的精銳親兵,以及淵蓋蘇文字人,因為常年需要處理國內的肅慎人問題,因此對海船反而十分了解。

而撞角,拍杆,這兩個東西卻是一定要有的。

尤其是……對於大船來說。

因為大船的體量大,能負載的撞角和拍杆自然也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