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對陣(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是想搞別的事情,李盛不會期待這個時代。
畢竟古代還是古代,而古代的生產力畢竟不發達,關鍵是有很多東西都是產業鏈的產物,等閒可以說就是不可能弄出來的。
但葡萄酒這屬於食品,而吃喝的東西……
那神州人民這腦子可就不是開玩笑的了,什麼東西但凡作為一種食材本身沒有問題,必定給你弄出花來。
相比秦懷道和尉遲兄弟倆這幾個傢伙滿臉的期待,李盛自己反倒是期待感更多。
畢竟自己也就只知道葡萄酒的基本工藝流程,或者基本流程。
至於真正複雜高階的工藝,什麼拉菲之類的……
那李盛估計自己是不可能整出來的。
不過這不妨事,民間只要有基本的手藝,弄出花來是遲早的事——甚至可以說多半都根本花不了太長時間。
不過……
當然了,羊毛的收購,是為了牽制吐谷渾的民心,讓吐谷渾國中的底層鮮卑人能有個搞錢的路子,神州百姓也創創收,最關鍵的還是讓吐谷渾糾結起來——究竟是否要在大唐與吐蕃對陣之時出兵?
至於糾結的結果,吐谷渾是決定不管不顧繼續對靈州出兵,還是先看看情況再說,其實都無所謂。
反正……
只要吐谷渾糾結,憑著吐谷渾王室的糾結這種精神狀態本身,就已經足夠給大唐爭取時間先行搞定吐蕃了。
當然,禁軍的動作必須迅速……而葡萄,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誠然這也說不上另一個議題,總之都是一樣的手法套路,不過目標卻不相同。如果說羊毛是一種用看似花錢不少,實際因為後續有用,真實成本於是並不高而預期收益卻不低的手法來搞定吐谷渾。
那麼,葡萄則就不同……
除了李盛自己對葡萄酒有著非凡的興趣之外,還有一點,這東西對西突厥的牽制效果要更強一些。
這也是突厥,無論是被滅的突厥還是西突厥,和吐谷渾不同之所在。
如果說吐谷渾都是些鮮卑人,鮮卑人全是牧民,本就居無定所因而才武力強橫,
那麼突厥則不同,因為那些地方是真有不少土地豐美之處的,換言之……西突厥有農業。
而一個農、牧混合的政權,在農業社會就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一方面他們和草原上的牧民同樣兇狠能打,另一方面因為有農業,這又能支援他們更加能打,同時還能孕育出自己的思想家。
突厥有自己的文字,吐谷渾可沒有這麼危險的東西……
而出身與這個時代所有人都不同的李盛當然知道瓦解農業社會靠什麼……後世的大宋完蛋,間接原因見仁見智,但直接原因就是大宋養羊成風,時間長了之後就沒人養馬了。
空有遍地豪傑橫行的大宋卻面臨著一個問題,他沒有馬。
沒有馬,這大宋卻要如何招待北邊各路髮型奇特的鄰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