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安民詔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想朝廷對油田的懸賞金額之高,那簡直是一夜暴富的級別,因此大量不安分的豪傑自然紛紛聞風而動。同時朝廷當然也安排了對遼東黑土地的科普,從天下各地的“報刊”渠道,從朝廷的佈告,從各地學院庠序……
總之種種途徑來推廣黑土地的遼闊空曠……以及肥沃程度,農業價值等等!
有找到油田暴富的機會,往往百姓也還會有所疑慮——萬一別人趕上了自己沒趕上,那豈不拉閘。但加上了對黑土地的土質科普,這就等於額外給了百姓一層信心,即便未能找到油田暴富,那地方的土地也絕對是一份安家立業的好所在……
李孝恭也好,李二、魏徵、長孫無忌這些也好,大唐朝中的君臣當然都沒聽說過金融心理學這種花裡胡哨神乎其神的東西,但李盛雙吸引點的策略畢竟是暗合了其中原理,同時,因為冬季的原因……無論這一年的春夏秋三季過的怎麼樣,但糧食歉收的地方到了這個時候也算都得出了“考試成績”。對家鄉的二畝地一頭牛的生活感到不滿意的百姓,自然也就選擇冬季行動。
於是一時之間……
往常在冬季,總是大唐北方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一方面是嚴寒,不能耕種,食物短缺,同時因為北邊的好鄰居們戰馬經過秋季攢了一身肥膘,不免還要南下來健身。
但這一年……
總之這一年冬季,張亮是忙了個夠嗆。而因為人流密集壯觀,幽、涿兩州百姓這一年不但再也不見半個打草谷的胡人下來,反倒因為朝廷送了許多鮮卑人來做奴隸,還有遼東的土地,含淚收了不知多少米。甚至……
因為遷移的潮流開始的飛快,往來的旅人還順帶貢獻了不少消費在河東路。
這一年的冬季自然也便成為了河東路百姓數百年來,最為幸福的一個冬天。
不過自古戰爭這種事,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即便是因為欠揍而捱揍,挨的並不冤,但捱揍畢竟不是啥正面體驗……
除了大唐這邊朝野士氣大振,而鮮卑人首先就心中不太好受。不過鮮卑人並非心中最不好受的,因為首先有邪教專家袁天罡的辛勤勞動,第二瓊州島的吸引力正如李盛對李孝恭所言,也並不低。
相比鮮卑人,新羅人和百濟人心中才是最恐懼的。不過新羅人也不是最難頂的,因為很短暫的難頂過後……唐軍就直接消除了新羅人恐懼的理由,於是他們也不是最難過的。
當年關過去,春季到來,訊息真正傳開之後。
真正最恐懼的,一是一直跟高句麗混,但又沒有加入高句麗的草原部族。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這幫人沒有加入高句麗,但又跟高句麗過從甚密。如今高句麗帝國煙消雲散,作為依附者那心中之驚懼可想而知,也就出現了讓張亮頭疼的邊緣區人口真空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
訊息不但往西傳,當然也會往東傳。
一來而去,當然也就到了東瀛……
不過即便是從新羅和百濟出發,要前往東瀛也是一間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相隔的是海峽,但卻是基本可以視為世界最大海峽的一塊地方,因此其名稱在後世乾脆就不叫海峽,而被東瀛人命名為宮古海道。
不過到了冬季,訊息也終於向東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