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李盛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遙遙眺望著四周的風景。

說來這古代並非沒有高層建築,各種佛塔就是,有些足有好幾十米高。

幾十米的高度,這在現代看來當然不算什麼,畢竟幾百米高的建築都不知道多少了,世界紀錄正在向著一公里奔去……不過李盛是很久很久,很久沒有看過這種風景了。

此次在海船甲板上沐浴著海風,李盛忽然就想起了前世的高樓叢林。

而且位置差不多就是這一帶……或者說跟這一帶很相似的地方。

也是沿海,也是新興經濟帶。

不過這次和前世不同,前世的經濟起飛,神州為此支付了海量的原材料價格和茫茫多的血汗勞動,利潤的大頭卻是基本被國際貸款和控股拿走了。可是這一次……

事情不同了。

李盛清晰的知道,一切都將截然不同!

上一次,神州總是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出事。在歐洲開始大航海的時候,趕上神州正好是明末,等到最要緊的工業革命開始,神州已經是大清朝了。

但這次……李盛想想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嘿嘿。

此次的海船乃是從外海島礁返航的。至於這外海島礁,不消說自然便是經略南海的頭等大事,不過這卻並不是之前那一座,而是最近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新發現的島礁,距離中南半島的海路航程又再次擴充套件了三百多里。

當然,這附近實際上本身就是沿岸區域,大陸架範圍島礁本來就多,不過這些島礁對於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航海是相當需要的。

現代不是古代,走到哪都有衛星定位系統,古代的“針路”對於航海是相當重要的。

當然,李盛幫忙弄了六分儀,不過因為歷史沿革原因,天文學始終是相當禁忌,而且極為少見的學科,能掌握六分儀用法,把這玩意玩明白的人太少……不是太少,而是柴紹和馬周這種大將和精英軍官都不太明白。

因為這種種原因,島礁的開發也不能停。

這次的海船,出去主要是往島礁上建立的基地和驛站運輸各種物資和工具,這是第一目的,之前的海船出去都是幹這個的,但是這一次……

李盛只覺得心情大好,因為這次的海船,居然從島礁上帶回了一種水稻種子。

當然,是野生的水稻種子,而且品質看上去……怎麼看都是一般般,但這不影響李盛的心情大好,因為這是一個開始。

神州,是有資格分享這顆星球上的資源的!

當然,李盛從出海這些軍人們的報告中也看到還有其他作物,不過最讓人興奮的就是水稻。

本來荒島求生,這些屯墾軍人都十分辛苦,但是這次看到了水稻,那簡直就是按噸打了興奮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