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搞完了這些,現在李盛又再次接到了武媚孃的電話。

這一次,武媚娘問的依舊是……造船工業區,搬遷的問題。

在武媚娘之前詢問李盛這件事的時候,江東一帶還比較安靜,都是原始的造船坊正在轟轟烈烈的升級,大家都忙著自己建造類似西湖邊上那座一樣的工業生意。

而到了最近,已經有不少造船廠腦門光速開竅,想到了外包一部分木料加工的活給內陸地帶的商賈們,以此節省成本,獲取價效比更高的木板,桅杆……等元件。

這種情況李盛只能說,人類的智慧確實有點頂。不過武媚娘既然再次來電話問,李盛也知道是時候做出決斷了……畢竟西湖造船工業區,武媚娘再能幹,這事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管。

而武媚娘所說船工匠人們要價變高的事情,李盛也非常清楚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很簡單,一是隨著海貿興起,杭州這地方本身開始以火箭般的速度變得富裕,這自然也會帶著船廠裡工匠的生活開支增大。而同時,因為科技這個東西,不知不覺的也終於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在人們的認識裡存在了。這樣的結果就是,船工、匠人們的手藝,精進的速度變得非常快。

這種速度是許多舊時代就當工匠,但沒有加入到新版本變革的工匠們所無法理解的。

原因很簡單,理論水平高了,實際操作自然思路視角要廣闊的多,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當然也就大幅上升。

能力上升,胃口上升。

這種時候……問題也就隨之產生了,船工們會要求漲工資,就這麼簡單。

但……同樣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船廠不像其他的工廠作坊之類。

別的工廠這種時候,直接產業升級,然後退出更高價格也更高品質,提升利潤就好了,但是船廠……

造一艘船,畢竟需要的時間不短,而且造船是大工程——尤其對於西湖工業區這個龐然大物而言。

要產業升級,只能先整體規劃,一步步來做。

這樣下來週期就比較慢,週期慢升級就慢,而升級慢……誰會喜歡好事搞得慢吞吞的?這自然也就衍生出不滿了。

而這樣一來,武媚娘就不得不想辦法,最後思考得出的結論是……

還是呼叫李盛吧……

而這種事,李盛倒也早有準備,很快也給武媚娘說了封建海外,建立分公司的事。

武媚娘一聽這,頓時有點蒙圈……

“這……行不行啊?工匠們本來就有不滿,再搞分公司……公子你不是說,這樣不行麼……”

“不不,誰跟你說不行的?誰說的你找誰去。現在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想漲工資的,等著別急——非要急自己走。至於不急的,交給分公司。”

“不急的……”

武媚娘一轉念,立刻想到了造船工業區裡的許多人……

性子不著急的,一般要麼是自己,還有駱賓王,丹青,這些核心團隊的老人。要麼……就是剛剛進來,什麼都還不太會,或者只會一點點,打算來學東西的純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