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煎熬了好幾天的阿絲敏終於回過神來,稍微冷靜了下來,計算了母國所擁有的時間。

而最後計算的結果,就是一個月。

一個月之後,羅馬必定有所動作,而這個“動作”的受害者,更可以確定必定就是波斯。

道理再簡單不過,羅馬出兵半島戰亂區雖然比唐帝國容易的多,但畢竟也是勞師遠征。

既然是勞師遠征,那麼羅馬人的將軍和貴族,帶兵的那些人豈能善罷甘休?他們沒有搶到任何財物,半島戰亂區那裡除了窮兇極惡的悍匪就是餓得半死的饑民,什麼油水也沒有。

現在大目標唐帝國暫時不能交手,這一方面是因為唐帝國……假設唐帝國遲遲沒有趕過去,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唐帝國出兵半島戰亂區遭遇的屏障,羅馬的軍團同樣會遭遇。

羅馬的皇帝要面臨勞師遠征的成本消耗壓力,而軍團長,那些貴族和將軍們則會燃起出兵沒油水的怒火。

這種時候,羅馬的軍團不想點辦法打打草谷,可能嗎?不可能……

所以一個月的時間,這就波斯所擁有的剩下的時間。

到了這個時間點,阿絲敏也越發意識到……自己當初答應李盛,配合唐帝國的行動,和羅馬展開拉扯,其實是個多麼重大的決策。

也是到了這一刻,阿絲敏才真的感到自己……

或許正如父王所說,不夠成熟?

這事如果成了鍋,那就太沉重了……

完全,無法想象自己該怎麼去背這口鍋……

這個時候,阿絲敏才緩緩意識到……自己,或許還根本沒有資格談得上與李盛“結交”。

不過也是這種時候,阿絲敏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做的了,現在能做的就是觀察。

觀察靈州城周遭往來的所有行人的動向!

唐帝國的軍隊如何行動,軌跡和路線這不是自己能查到的,但是……

只要唐帝國確實準備越過屏障和羅馬人對峙或者交手,那麼至少他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糧食。

而要往那個方向動兵,糧食的運輸路線根本不用猜,一定就是走靈州這條路!

沒錯,軍隊的路線自己瞭解不到,但糧草的路線卻不存在什麼機密,靈州這地方……

周遭可沒有多少良田,都是寒冷的荒原,這裡本來就是半高原區域,原本就是唐帝國最貧瘠的地方。

靈州的繁榮是被唐帝國的皇帝和大臣們,以及最關鍵的人物——李盛,強行建立起來的。

阿絲敏可以立刻就明白唐帝國這麼做,顯然是為了非核心疆域的穩定……但此時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唐帝國西北區域糧食產量非常一般,要出去作戰,軍糧就一定是從南方的州郡調集過來。

而調集糧食,也必然要走靈州這個方向,因為從帝國的核心區域到西北區域,也只有靈州這個方向的道路什麼的都是修建齊備的。

但很可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