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不會輕易結束,一定是以死亡為代價。在一場徹底的,關鍵性的殲滅戰之前,你來我往的死亡就不會停止。

而這件事也差不多。

淵蓋蘇文心性過人當然也沒慌亂,先讓工匠們別慌,自己不會因此處死他們,但也接著下令,繼續改造!

既然布匹重量增加了……

普通的火把無法輕易將這大號孔明燈抬起來。

那麼,就繼續加強結構。之前用竹篾不行,那就換成更加強韌的竹竿。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布匹本來就已經是增加了重量,再把竹篾竹片換成竹竿,分量就更是高出來了一截。

普通的照明用火把當然不足以托起這麼大的孔明燈,於是第二次嘗試又失敗了。

那麼……第三次的嘗試也就可想而知,加強火把!

將火把換成更大號的。

只是這麼一換……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工匠們發現……

無論是用更大號的火把還是將多個火把捆在一起,這個新版的孔明燈,就是無法上浮。

這個令人憂慮的實驗結果讓淵蓋蘇文感到了真實的不妙。

不過他可不是輕易放棄的人,否則怎麼統治高句麗?實驗,當然還要繼續下去。

只是……

很快,第四輪改進也開始了。

工匠們反覆嘗試之後,終於隱隱約約的摸索到,換了布匹之後,整個孔明燈……或者按王爺的說法,飛空艇,就得有上百支火把燃燒。

上百支火把……

得到了這個結果,淵蓋蘇文這下自己都震驚了。

苦思冥想而不解。

為何李盛造飛空艇,似乎就只用了一根火把?自己反覆跟線人確認過,那飛空艇之中就只有一道火焰。

這和自己的記憶完全符合,不可能大家都看錯。

那為什麼李盛只用一根火把就能讓飛空艇升空,而自己需要上百根?

當然,驚人的事實不等於絕望的處境,淵蓋蘇文決定再繼續嘗試。

可是繼續嘗試之後……

工匠們又發現,用了上百根火把之後,這飛空艇還是不能起飛——

因為上百支火把,那是根據之前紙質換成布質,竹篾換成竹竿增加的重量來算的。

而上百支火把,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驚人的重量,加上去之後,這玩意……

再次超重了!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這個飛空艇用的火把,其火焰不足以讓它升空。

而足以讓它升空的火焰,則需要更多的火把來提供……

相當於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而且加來加去,這玩意始終就是不能起飛!

最後淵蓋蘇文幾乎絕望了,不過工匠們終於在第五次的新一輪改進中摸索出了一點門道,最後還是用一百支火把讓飛空艇升空了,方法就是將布球再做的大一圈——但分量卻沒有增加太多,所以能飛了。

只是這次……

一百支火把提供的火焰熱量固然是夠用了,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一百支火把,那是多大的面積規模?

可想而知……

試著點火了一次,結局過不其然,飛空艇剛剛升空不到一米,就直接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