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等人聞言一慌,不過緊接著房玄齡便迅速使個眼色,接著便哈哈笑著給李盛說了地址,只是提醒了一下,

大家因為是商人,所以可能不常在家住……

這個說法李盛很快也接受了,畢竟

……

之後的一段時日,李盛倒也不急。

蒸汽車頭這個東西,反正自己組裝再怎麼慢那也比中左所島上要快,更何況去了島上的師生還要負責建立中左所書院——這在未來會成為南方的教育行業標杆之一,即便與長孫無忌合作也要耗費不少時間。

換言之,自己這工期再慢也肯定能趕上。

比起這個,李盛反倒更操心北邊的事多一些,高句麗這國力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

李盛推測,到目前這個階段,高句麗方面……

很有可能,也已經獲得了手雷的圖紙和火藥的配方。

這兩個東西,手雷的圖紙倒也罷了,這個李盛感覺並沒有那麼高的密級需要保密,畢竟天下能工巧匠很多,而手雷又不是晶片,早晚也會有人弄明白手雷的結構並且成功仿製。

但是火藥就有所不同了,這玩意可不是輕易能仿製的。

即便能仿製,但粗劣的黑火藥是撐不起手雷的威力的,要想成為可靠的手雷那就得改變手雷的設計結構,外面的殺傷破片也就是那一層鐵殼非得做的更薄不可。

鐵殼做薄?

說的輕巧。且不說加工鐵器,將這種容器狀的鐵器做薄是何等不易,單說這做薄要做到什麼程度?到時候用起來可別……

各種各樣的問題難題能給人直接煩死了。

所以這玩意在李盛看來是完全值得保密一下的,結果還是洩密了……

當然,這對李盛的影響也不大,反正最要緊的還是科學體系以及對應的產業體系,有這個東西在永遠都有產業升級,永遠都有更好更強的。

於是這段時日,李盛也就放緩了節奏,與其說是回來做休息了,實際上這專案……做的確實像回來放假了。中左所島上沒有基建,而如今李盛也意識到,沒有基建的“海景”,其實並沒有那麼夢幻。

一眨眼的功夫,長安又入冬了。

時間過的很快,而這麼長一段時間,李盛也就剛剛把蒸汽機的鍋爐部分弄好了而已,距離成型的火車頭還真就差的有點遠,這還是魏紫鈺從靈州回到城西書院,被李盛抓成壯丁打下手才做到的。

這也讓李盛漸漸意識到一件事……隨著工業化真正鋪開,“建造一個東西”需要的週期和產業鏈規模越來越大了起來。

不過,也正是這樣,工業才得以成為偉大的工業。

期間做了一些小東西差人送到了李二府上,但卻也沒有再像從前那樣可以造許多不同的新玩意了。

這段時間倏忽而過,眨眼間長安下起了小雪。

李二站在甘露殿前,看著北邊天空的雪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