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玻璃鏡片!(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秋佳節將至,不過皇室又與天下人有所不同。
皇室連骨肉親情都是奢侈,更不必說中秋節這麼有儀式感的骨肉親情了。
不過李二心有所感,卻也沒有立刻宣人進來議事,討論這一年下雪的州郡範圍,邊關的高句麗人,還有漠北其他的雖不成軍成國,但依舊隨時可能化身盜匪的胡人問題……
這些當然都是問題,不過這幾天李二也是想清楚了,無謂緊張反正也沒啥蛋用,中秋不如就乾脆吃個飯吧。
不過讓李二意外的是,李盛這幾日又出去了,於是他也只得自己辦這個中秋佳節大宴——好在李盛這次也不是出遠門,倒也不是那麼叫人犯愁了。
……
卻說中秋當日,李盛自是去了幽州城外的村子裡。
實際上對於李盛來說,這村子裡的老鄉們才更接近於親人的概念,李二等人畢竟認識也沒那麼久——那這中秋節,當然還是回幽州一帶去過。
剛好幽州、幷州這片地方也是河東一路最接近高句麗的地方,李盛也很好奇最近高句麗怎麼好像越來越跳了……
自己親身到邊疆來逛一圈,說不定也有機會看看到底什麼情況。
而與此同時另一邊,李二也心緒萬千的在杭州擺起了宴,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還上了大唐士人間最流行的節目鬥詩比劍之類。
這天清晨李二還未到場,大臣們卻已早早在宮中園林內等候。
君父可以晚到,但是臣子必須恭敬,這是規矩。
不過人到的多了之後,便也互相聊了起來,現場倒也十分熱鬧。
這一年五姓七望為首的世家一系官員,要麼像王景裴寂,還有鄭玄年那樣紛紛跑路躲避災禍,以求保全手頭既得的功名利祿,要麼就完全低調化,輕易根本不露頭。
生存依舊艱難,不過朝堂的的確確是乾淨多了,說話的人都是說事,逐漸就少見有拿著經學教義爭名逐利的,海晏河清自不必說,這一日宮中開宴群臣相會,氣氛也是十分融洽。
聊著聊著,當中杜如晦突然發現一物。
此物不是別的,乃是李二桌子上一枚印璽。話說五胡亂華那幾百年中,傳國聖物早已失落不可復得,即便是傳說中隋朝蕭後帶著逃入漠北的那一塊,也根本沒人說得清究竟是真是假——政權更替太多次,這玩意都不知道多少手了。
因此李二繼位以來,也是因為需要個人人都能看懂的印章辦事,又或者單純因為內心孤獨沒有安全感,自己命人雕刻了不少“受命之寶”、“定命之寶”一類印章,充作玉璽。
不過這東西在杜如晦等人看來根本不是事,玉璽畢竟是用來安人心的,李二本來就是南北朝數百年來極少數文治武功都大得人心之君,百姓本來就擁戴不已,有沒有那塊礦物又有啥了不起的?搞篡位的才需要玉璽。
所以杜如晦關注的當然不是這塊新造的“受命之寶”有多華貴,而是這東西本身——的材質,引起了他的興趣。
待溜到面前一看,更是不得了。
甘露殿裡這塊新冒出來的玉石,上面龍形雕刻栩栩生動彷彿活物,比起尋常玉雕遠遠勝之。
而這材質更是驚人,通體透明,簡直便像是……
像是杜如晦之前,隨李二前往杭州之時,在那裡見過的那尊玉壺一般!
而那一尊玉壺,杜如晦印象可是太深刻了,那玩意在拍賣會當中又稱為“玻璃壺”。原本李二想拍下來送給李盛,當做大破突厥的獎品——至少說紀念品吧,結果居然被人以十萬貫天價拍走,其珍貴罕異之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