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先放那裡吧。”

王福疇搖搖頭。

他雖然只是國子監大祭酒,並非國之宰輔,但好歹祭酒也是國子監的最高長官,沒日理萬機也要日理七八千機,當然不可能有點什麼情況都來親自過問。

所以有人遺落文稿,雖然不算太常見,但是毫無疑問也不是什麼大事。

王福疇直接擺一邊,繼續修訂他的史書……

不一會……

轉眼間過去了兩三個時辰。

王福疇也有些累了,叫了人過來。

“王大人,有何吩咐?”

“幫我去買幾個餅,順便叫人給我府上稍個口信,今日晚飯就不回去吃了。”

想起家中妻兒幽怨,王福疇也不得不感慨。

這國子監可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樣清閒啊。

等人買餅之時,王福疇也活動了一下肩膀。

最近長安風行的炭筆書寫,他還是不太習慣,而用毛筆是非常費肩膀的。

便在休息時間,王福疇忽然發現了桌上有一疊文稿。

這是什麼?

拿起來一看,腦海中也想起來了,有人將一份文稿遺落在了國子監附近。

國子監是重地,輕易不許閒雜之人進出,所以這份文稿顯然還是出自國子監的人。

至於出自哪裡……

王福疇自然不知,翻開一看。

內容卻不是國子監的講義、讀書心得之類,而是一個奇怪的名字。

“全民識字教育計劃書”

“全民識字?這不是開玩笑嗎?”

王福疇看到這個標題,第一反應就是兩個字。

荒唐!

全民識字,說的倒是美好。

但實際上呢,紙筆墨,這些可都是要錢的。

現在出現了科舉詔書,有了這個動力還算好了一點。

放在以前,哪怕百姓再怎麼想充讀書人裝面子,但紙筆墨可都是要錢的。

有誰沒事,誰會花錢買不能吃的東西?

即便如今紙筆墨都便宜了,有了科舉,讀書就有可能做官拿俸祿,百姓有了切實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