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聽著楊皇后的話,不禁笑道:“高陽倒是難得地曉事,她去了何處祈福,可是玄都觀?”

因為當初玄都觀曾為李恪施救,故而楊妃對玄都觀很是推崇,也偶會帶著高陽公主去玄都觀上香,李恪自然就預設了高陽這是去玄都觀了。

不過楊皇后聽了李恪的話,卻搖了搖頭道:“他沒去玄都觀,去了城外的寺廟。”

寺廟?

李恪自楊皇后口中聽到這兩個字,心裡猛地抖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在擔心著什麼。

李恪訝然問道:“什麼,高陽去寺廟找和尚祈福去了?”

“胡鬧,國之儲君豈能說出這等話來,那是城外寺廟的高僧,怎麼能是尋常的小和尚呢。”李恪的話有些失語,楊皇后對李恪呵斥道。

大唐雖然以道教為國教,但對佛家也同樣敬重,朝中勳貴篤信佛門的更是多不勝數,當初長孫皇后生前更是如此,李恪喚這一聲和尚確實是失禮了。

李恪忙道:“是兒失禮了,只是兒得知小妹竟出宮往寺廟祈福,覺著訝異罷了。”

楊皇后頗不在意道:“這有何好訝異的,高陽這也不是第一次出宮了,也是常去的。”

高陽是太子李恪的嫡親小妹,尋常宮人不敢攔他,再加上李世民對高陽更是寵愛非常,多有縱容,故而高陽也時常出宮,不是一次兩次了。

李恪問道:“為父皇祈福,偶爾一去也就是了,怎的還能常去呢?”

楊皇后道:“這孩子近來也不知怎麼了,竟突然迷上了佛經一般,時常往宮外寺廟去,和寺廟中的高僧研討佛經。”

李恪聽著母后的話,心中的擔憂越重了,李恪對高陽還是瞭解的,高陽雖然頑劣,性子也要倔強些,但在李恪的專門關照之下品性還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現在的高陽還年少,李恪是在擔心高陽被人給誆騙了,自己還不知道。

李恪又對楊皇后問道:“母后可知時常和高陽研討佛經的高僧是誰?”

李恪等著楊皇后的回答,生怕自楊皇后口中聽到“辯機”兩個字,若是如此,他可就真的擔憂了。

楊皇后不知李恪為什麼會這麼問,但還是如實回道:“這事情高陽倒是不曾和我提及,我也不知這位高僧的法號。”

楊妃說完,又對李恪問道:“你是國儲,日理萬機的太子,你好端端地問此事作甚?”

李恪自然不會告訴楊皇后自己在擔憂的是什麼,李恪只是敷衍著回道:“近來父皇身子不適,兒臣也想著去寺廟為父皇祈福來著。”

楊妃道:“你若真想知道,待晚些時候高陽回宮,我替你問一聲便是了。”

李恪想了想,道:“這倒也不必了,來日待高陽再出宮,阿孃只管遣人來知會兒一聲,兒與高陽同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