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恪聽著岑文字的解釋,贊同地點了點頭。
李恪很清楚突厥眼下的處境,而且李恪知道,突厥的衰落絕對會比岑文字所預料的要快的多。
未來三年,突厥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雪災、饑荒、突利降唐、薛延陀自立...突厥頡利可汗的勢力將在三年內若流星般墜落,最終在大唐北伐之戰中一敗塗地,再無與大唐爭鋒的資格。而這,也是李恪考慮自請為質的緣故。
李恪對岑文字問道:“若無意外,弟子明日便在雖頡利一同北上為質,弟子該如何自處,還望岑師賜教。”
李恪年少,還未及外出開府,岑文字這個王府長史也是有名無實,更何況岑文字還有旁職在身,按朝規,岑文字不可隨李恪北上。而現在時候已經不早,早過一個時辰便該閉宮門了,岑文字這個時候還專程來尋李恪,必有要話要交代。
岑文字對李恪道:“殿下此去突厥,若是處事得當,性命理當無虞,但若要做到萬無一失,殿下千萬謹記仔細一個人。”
“誰?”李恪皺了皺眉,口中小聲地問道。
岑文字回道:“義成公主。”
岑文字話音入耳,李恪頓時恍然。
李恪凝重地問道:“岑師是擔心義成公主為了將大唐與突厥逼成死敵,刻意對付我?”
李恪是皇子,若是李恪死在突厥,大唐與突厥便成不死不休的局面,這自然是前隋義成公主想要看到的。
岑文字點頭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突厥之人,多傲慢之輩,殿下此去為質,恐怕有所折辱,殿下切不可一味逞強,反倒傷了自身。”
岑文字之言,無非就是擔心李恪少年意氣,行事剛直,容易自傷,李恪自然也知道岑文字的用意。
李恪點了點頭,應道:“謝岑師告誡,岑師之言,弟子銘記於心。”
岑文字見李恪面色凝重,擔心他被自己言語驚到,於是接著道:“不過殿下也不比太過憂心,依朝規,我雖不能隨殿下北上,然我尚有一故友薦於殿下,此人雖是白身,卻極善縱橫之道,殿下用之,可為助力。”
岑文字有宰輔之才,能的岑文字如此推崇的自然也不會差,李恪拱手謝道:“岑師拳拳愛護之心,學生銘記於心。學生走後,長安之事弟子鞭長莫及,凡事便有勞岑師看護了。弟子此前已與母妃交代仔細,待愔弟長大些便要他隨岑師之後學文,到時還望岑師莫辭辛勞。”
岑文字聽了李恪的話,心頭浮起一陣感動。
李恪北上在即,此時如此託付於他,等同是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在了他的手中。李恪所為何止是待岑文字以國士,這分明是視作至親長輩了。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岑文字一向以“士”自居,李恪如此待他,他豈會有半分猶疑。
岑文字俯身應道:“殿下有命,岑文字甘願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