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擇師(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恪聽了李世民的話,心中也猛然一陣悸動,但這種感覺隨即便被他壓了下去。
李世民允自己在群臣中擇師,自然是對李恪的寵愛,但李恪聽在耳中,卻不敢有絲毫放鬆。
蕭瑀乃當朝宰相,位高權重;房玄齡、杜如晦更是李世民肱骨,宰輔之臣;哪怕是劉弘基、虞世南亦是重臣,於他助益極大,若是能拜他們為師,自可引為朝中奧援。
可李恪轉念一想,這當真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如今太子之位已定,李世民既為人君,又為人父,他怎會願意看到幾位皇子為了皇位陰謀暗算,勾心鬥角。
且不論李恪擇他們為師,李世民同意與否,就算李恪拜了他們為師,恐怕也會引起李世民的擔憂,過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引起旁人的猜忌。
眼下儲君雖定,但李世民正當壯年,李恪很清楚,未來的儲君動盪還多得很,決不能急於一時,反落得被動。
李恪在心中短暫地斟酌了片刻,終於說出了一個叫滿朝上下都很是意外的名字。
“兒臣願拜秘書郎岑文字為師。”李恪抬頭看著李世民,緩緩道。
李世民聽了李恪的話,一下子愣住了,顯然,他甚至不知岑文字為何人。
說來也是,岑文字本為荊州別駕,近日才隨李孝恭進京,薦為秘書郎。秘書郎為從六品官職,擱在地方也還算是個人物,但在權貴滿地走的長安就顯地很是尋常了,李世民不知此人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李世民雖不知岑文字為何人,但秘書郎的品級他還是清楚的。
秘書郎只為從六品,但蜀王師卻為從三品,與六部尚書也只相差一級,若是貿然任用,恐怕不妥。
李世民對李恪問道:“你是如何識得岑文字的,為何想要拜他為師?”
擇岑文字為師,李恪自然不是心血來潮,也是經過一番思慮的。
岑文字乃治世名臣,才幹自不必說,他能以一介降臣的身份,在毫無根基、人脈的朝堂官至宰相,他那份權謀和對帝王心思的揣度,便足以叫李恪心動了。
李恪回道:“兒臣今日在宮外與岑大人偶遇,一番交談下來只覺得岑大人博考經史,文采斐然,兒臣深為之折服,故欲拜岑大人為師,每日聆聽教誨。”
李世民聽了李恪的回答,心中甚慰。
李恪擇師,一不看官位,二不看家世,看的唯學識而已,在李世民的心中,李恪已然與樸實好學掛上了勾。
不過李恪擇師,李世民自也不會草率,李世民對殿中眾臣問道:“眾卿可有知岑文字者。”
岑文字原是李孝恭屬下,但李孝恭對岑文字的才學也極是欽佩。
李世民話音一落,河間郡王李孝恭出列道:“啟稟陛下,岑文字本為荊州別駕,因治理地方有功,故進京拜為秘書郎。臣以為岑文字為人純孝,文思敏捷,博學洽聞,行事恭謹,可為蜀王師。”
李孝恭的話已經打消了李世民大半的顧慮,李世民對身旁的房玄齡問道:“玄齡以為如何?”
房玄齡行事幹練,知曉輕重,房玄齡斟酌了片刻道:“臣曾見過岑文字的奏章,此人文采著實不凡,不過岑文字現官拜六品,若是貿然提拔過高恐怕不妥,臣以為可用岑文字為從四品蜀王府長史,代授蜀王課業。”
李世民聽了房玄齡的話,當即應道:“玄齡所說乃老成謀國之言,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