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 入侵(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著秦良玉離世為契機,徹底引爆了女性這個群體走出家門,參與到社會活動中。
加上政通司已經有女官好幾年了,如今底層的官吏中有了女性,其實也不是那麼突兀。
“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前幾年的時候,從宮中開始傳開,到這崇禎二十四年,才開始有真正的大規模出現的趨勢。
當然了,最終婦女最多的地方,還是那些可以以女性為主的工廠,比如大明皇家紡織廠之類的。
大明的生產力,在這崇禎二十四年之際,又猛然提升了一大截。
可以說,秦良玉的離世,或者準確地說,是秦良玉的事蹟,成了大明婦女參與社會建設的催化劑。
不過,秦良玉的離世,也同樣給大明帶來了一些意外。
比如說,奉沙賈汗旨意盯著洞吾明軍的孟加拉總督,發現了洞吾這邊明軍兵力不足,主帥離去的空蕩,便發動了戰事,攻入了洞吾,試圖在東籲王朝殘餘的帶領下,一舉擊潰洞吾這邊的明軍,把明軍趕回雲南。
洞吾這邊,明軍還真不多。
原本在雲南囤兵多年,而後攻入洞吾滅掉東籲王朝的軍隊,還要向東攻打,最終和安南那邊楊展麾下向西進攻的軍隊會師,之後雖然有軍隊撤回洞吾,但是也留有一部分兵力要幫就藩的藩王維持局勢,鎮壓地方的。
隨後秦良玉去世,馬祥麟急赴京師奔喪,鎮守的大將便少了一個,所有事情都壓到了沐天波身上。
剛好這段時間,又是華夏最為重要的節日,春節要到了。因此,剛到雲南的大軍,並沒有急匆匆南下,怎麼也要過下年,而不是在過年的時候行軍。
就這麼多,在東籲王朝的殘餘引領下,莫臥兒帝國的孟加拉總督便趁機攻入了洞吾。
這個孟加拉總督,是沙賈汗的心腹,當年奉旨擊敗過葡萄牙殖民者,感覺自己長能耐了。
另外加上東籲王朝的殘餘在慫恿,就覺得他能一舉解決洞吾的明軍,完成沙賈汗交代的任務。
為此,他集結了五萬大軍,以輕步兵,戰象部隊,騎軍為主,殺入了洞吾。
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開始他倒是勢如破竹,但是,攻打阿瓦城下之後,就碰壁了。
明軍城頭的火炮,還有江面上策應戰船上的火炮,第一時間就壓制住了莫臥兒帝國軍隊的進攻。
戰象什麼都,壓根就沒有一點用,反而禍害自己的軍隊。
孟加拉總督試圖一口作氣把明軍趕出洞吾的企圖,只是在阿瓦城下第一戰,便已經明白無誤地表明,絕對是行不通的。
事實上,就普通火器來說,大明軍隊這邊,也要勝過莫臥兒軍隊的。
這支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只是孟加拉行省的地方軍隊而已。他們的火器,基本上還都是火繩槍而已,差不多是大明崇禎十五年前的火器而已。打打那些莫臥兒帝國邊上的土著還可以,拿到大明軍隊這邊來,其實是不夠看的。
之所以他們在戰事之初,能夠那麼順利,並不是說他們有多厲害,而是和大明洞吾軍隊這邊的策略有關。
大明軍隊攻佔了洞吾之後,戰略重心是東邊,要把南掌等其他國家都給征服了,因此兵力都往東邊派了。
就只是洞吾境內的話,重心主要也是放在這條貫穿洞吾的大江兩岸。再遠的地方,特別是西部這邊,和莫臥兒帝國交界的這邊,都只是宣示了主權而已,還沒來得及去真正派兵派官治理。
按照計劃,等到雲南那邊的軍隊南下之後,就會開始顧及這些地方,並把這些地方作為大明進攻莫臥兒帝國的前哨。
孟加拉總督在崇禎二十三年底,崇禎二十四年初的進攻,剛好卡在了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
所以,才有了莫臥兒帝國軍隊表面上對明軍摧古拉朽般的戰事!
阿瓦城下遇到了真正的明軍,碰到了釘子之後,孟加拉總督就有點左右為難了。
剛攻入洞吾的時候,戰事那麼順利,他早就向沙賈汗派出了報捷使者,可看阿瓦城的戰事,他已經知道,以他目前的兵力,不可能打下阿瓦城。
這麼一來,此時的孟加拉總督,就感覺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
最終,他便分兵劫掠周邊,沒有明軍駐守的那些部族,來不及撤離點,就遭殃了。
洞吾這邊的訊息,自然也第一時間傳到了雲南。
雲南巡撫兼管洞吾的楊畏知聞訊,立刻電話向京師稟告,然後親自領大軍南下增援洞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