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新式火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皇帝收到楊畏知稟告的電話之後,不怒反喜!
大明要打莫臥兒帝國,那是早就定好的國策。但是,好歹莫臥兒帝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要去打莫臥兒帝國的話,總得有個理由吧?
原本他和孫傳庭他們這些大明最高階的官員已經商量好了,就藉口有西藏那邊的土司叛逆逃入莫臥兒帝國,要求莫臥兒帝國給人。
在這個中間,比如言詞激烈一點,造成莫臥兒帝國如果真得給人,那就不是東西的局面,那莫臥兒帝國總要臉面的吧?
莫臥兒帝國的皇帝叫沙賈汗,這是什麼意思,崇禎皇帝已經聽劉偉超介紹過。就這樣一個皇帝,羞辱下他,就會屈服?
不屈服的話,那就有藉口了,可以出兵打了!
不過這種出兵的理由,總有點欺負人都感覺。對於大明來說,還是有點美中不足的。
可如今,莫臥兒帝國的軍隊,竟然主動來攻打洞吾,那這就是送上門的最好理由了。
看看,是莫臥兒帝國先來侵略大明的話,那大明反擊,滅了莫臥兒帝國,順便封幾個藩王過去,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誰也說不出什麼來的吧?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大明還沒有正兒八經地經營洞吾,主要是武力征服,對於伊洛瓦底江流域以外的地區,只是宣示主權為主。這些地方的部族,大明軍隊不給他們壓力,要說會自覺歸心於大明,那就是假的。
如今,這些地方受到莫臥兒帝國軍隊的侵襲,朝廷大軍為此出動,要滅了莫臥兒帝國,那是幫他們報仇,這就是施恩了。
順帶著,把國內的政策在洞吾開始實施,正式把洞吾變成大明的一個行省,也就會容易很多了。
換句話就是說,惡人由莫臥兒帝國去做,好人由大明來當。
由此,崇禎皇帝在和雲南巡撫楊畏知的電話中,就有傳旨,讓他按照這個既定方案執行。
隨後,崇禎皇帝便駕臨兵仗局,瞭解兵仗局這邊的最新軍事科技成果。
畢竟從眼下開始,大明軍隊要往西打了,該升級的東西,還是要升級的。
莫臥兒帝國的訊息,有劉偉超這個金手指在,崇禎皇帝當然是熟悉的,至少遠比沙賈汗透過荷蘭人瞭解大明這個,更要了解。
他知道,莫臥兒帝國如今正在國力的上升期,最鼎盛的時期,還有幾十年才會衰敗。這個時候,大明和莫臥兒帝國開戰,就不可能採用欺負周邊小國那樣的打法了。
透過劉偉超的介紹,崇禎皇帝還知道,莫臥兒帝國的精銳軍隊,主要分為輕步兵、戰象、炮兵以及騎兵這四大兵種。
這其中,或許因為莫臥兒帝國是突厥人開創的帝國,因此,帝國軍隊的主力,便是騎軍。
食邑騎兵、封邑騎兵和御林軍騎士組成了莫臥兒軍隊的騎兵,前兩者是地方提供的部隊,後者則是用國庫供養的精銳騎軍。
在今後的幾百年間,一直到英國人殖民印度之前,這片大陸的主力兵種,或者說決定性的兵種,就一直是騎軍。
炮兵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炮兵,和大明朝的火炮沒多少區別,當然,這是指前裝滑膛炮了。莫臥兒帝國的鑄造火炮的工廠,掌握在王室手中,也就是沙賈汗手中,別無分號。
這也意味著,莫臥兒帝國的火炮,絕對沒有大明的火炮數量多。
至於戰象,這時候的莫臥兒帝國中,屬於御林軍的戰象,也差不多達到了頂峰,高達一千來頭。在平時用作大型表演、運輸重物等用途,戰時則投入戰場。
最後則是莫臥兒帝國的輕步兵,他們使用火繩槍,或者是使用傳統弓箭的射手,來自城鎮或農村的定居百姓,或招募或拉壯丁。精銳的輕步兵,一般使用奧斯曼帝國的重型火繩槍和葡萄牙式的常規火繩槍。
一直以來,莫臥兒帝國的輕步兵都不強,戰事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騎軍。
收到有關莫臥兒帝國軍隊的訊息之後,崇禎皇帝和孫傳庭評估了一下,覺得莫臥兒帝國的軍隊,未必能打得過鼎盛時候的建虜。但是,莫臥兒帝國的軍隊數量更多,而建虜因為數量太少,不能敗!
建虜就是因為敗了兩次,損失慘重之後,軍力就一蹶不振,後續壓根就沒有真正能威脅明軍的力量了。當然了,這也和大明軍隊自身越來越強大有關係。
到這崇禎二十四年,大明軍隊已經有一半的軍隊完成了換裝,從普通的燧發槍換裝成了神威步槍。而換下來的燧發槍,就以便宜的價格賣給了已經就藩海外的各個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