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底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前面的兄弟,不要跑了,投降吧!”
“投降了才有好日子過,別逃了!”
“冬天馬上到了,能逃哪裡去?歸順大明吧!”
“看我們都歸順大明瞭,何必為那些頭人賣命呢?”
“你們跑了,你們的家小,牧群能跑得了麼?”
“……”
好傢伙,一場追殺戰事,硬生生地被札薩克圖汗部的新兵演變成了一場勸說戰。
在這一點上,正兒八經的明軍,還真是比不過他們。
第一因為他們是蒙古人,本身說話就比穿紅色戰襖的明軍將士有說服力;
第二是因為蒙古人瞭解蒙古人,就拿他們蒙古人最擔心的事情,最掛念的事情來說,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這不,追著追著,那些土謝圖汗部的人就不跑了!
就算自己能逃掉又如何?接下來的冬天怎麼過?還有,牧群和家小肯定逃不過明軍的追殺,他們又怎麼辦?
既然札薩克圖汗部的人都能歸順了明軍,看著他們好像還很開心的樣子,那自己也不至於會比現在還差吧?
對於普通牧民來說,還真有這樣的想法。反正他們的日子原本就已經很苦了,回頭還能再苦到什麼地方去?
也只有那些蒙古貴族,他們本身的日子過得不差,才不相信歸順大明的話,日子會過得比以前好。還有,他們也怕明軍找他們算賬,因此依舊是能逃就逃!
流賊出身的明軍將領們,比如李過、高一功、李來亨等人,打仗都是往瘋裡打的,就想著多立戰功,因此,他們都是追著蒙古人的王旗,看到哪裡的人群多,那就往那追殺!
這一戰,一共持續了半天左右的時間,追殺出去的各路人馬,才算是陸續收隊。
一如第一場戰事一樣,殺死的敵人沒多少,大部分都是投降了,少部分倒黴蛋被殺。至於土謝圖汗部的貴族,基本上在他們的親衛掩護下,又對這裡的地形熟門熟路,還是被他們逃掉了。
李定國環視四周,他發現,都不用他吩咐,札薩克圖汗部的新兵將士,就在給那些剛投降的土謝圖汗部的俘虜解說大明的新政,因為戰前就有政策。
戰功的安排,大概是參戰的加1分,殺多少敵人加多少分,俘虜多少敵人加多少分,說服多少敵人歸順加多少分;類似這種,就大大鼓勵了札薩克圖汗部的新兵將士為了更多的軍功去說服俘虜歸順。
隨後,各部中的錦衣衛監軍便開始記功,而其他將士又開始殺牛宰羊飽餐一頓。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就猶如第一次一樣,願意參軍的出列,其他人自行南下前往歸化城過冬。
這一次,比起第一次要更順利。土謝圖汗部的俘虜這邊,又加入了兩萬左右的新兵,讓李定國所部的兵力一下增加到了五萬六千左右;這其中,大明精銳騎軍有一萬五千騎;札薩克圖汗普通牧民組成的騎軍則是兩萬一千騎;以及土謝圖汗部普通牧民組成的騎軍則是兩萬騎。
本來的話,土謝圖汗部的人口比札薩克圖汗部要多,底層牧民也要多。但是明軍來攻之時,土謝圖汗部是已經集結了的,因此一旦打不過,逃跑也是快速的。雖然札薩克圖汗部新兵將士竭力勸說,但那也是對於落後的逃兵。至於逃得快的,那還能聽到勸說,早跑沒影了。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明軍要收編的新兵,絕對要比札薩克圖汗部那邊多!
對此,李定國也無所謂了,他要做的主要目標,就是狠狠地打擊漠北三族,讓漠北三族從此不再是大明需要擔心的一部分。
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領著手下,趁著嚴冬來臨之前,繼續向東橫掃。
………………
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李定國所部從西到東,橫掃了漠北三族,連車臣汗部也沒逃脫被明軍擊潰的命運。
這個時候,漠北已經開始下大雪。
李定國便不再繼續,押送著車臣汗部的戰利品從大青山山脈的東側南下。
漠北之戰,李定國橫掃漠北三族,不但自身損失極小,就兵力而言,還越打越多,包括車臣汗部的底層牧民,能用的騎軍共計達到了六萬五千多。
當然了,被明軍攻擊,逃在漠北各地的漠北三族,還有不少人。但是,他們失去了牧群,失去了家人,要麼淪為草原強盜,要麼就南下歸順大明,要麼就只能去投靠其他部族,仰仗他人鼻息了。
明軍南下之際,高一功他們湊在一起,看著龐大的隊伍,都有點難以置信,沒想到打仗,竟然能打這樣的仗?
這不,就聽高一功說道:“我是真服了,寧遠伯竟然還能這麼打仗,以前我怎麼沒聽說他有這個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