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楓從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看到了兩個熟人。
之所以說是熟人。
是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江楓在歷史書上面見到過他們。
也從一些歷史學家的口中,聽到過他們。
作為明末清初時期最有名也是最負盛名的兩個思、想家,文、學家等等大家。
一個便是顧炎武,另外一人叫做黃宗羲。
顧炎武自是不必說。
黃宗羲可謂是當真一代大家,他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
並且還提出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的想法。
可以說,這位的名聲和顧炎武不相上下。
只是可惜,如此好的思想,卻並沒有被採納。
他們想要建立的那種理想國,也並沒有實現,反倒是眼看著大清主張中原之地。
再好的想法,在那個時代,完全就是一種空談。
而現在,這兩位因為大明時代週刊的影響,已經開始覺醒了自己的思想。
顧炎武和黃宗羲兩人給大明時代週刊投稿,且都被採納了。
一個寫的是亳州御史臺陳良謨整治亳州郡丞的事情,描寫了過程,然後便是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種想法,大明時代週刊的範景文並沒有裁剪,原原本本地刊登了上來。
江楓覺得顧炎武對於整治貪、官、汙、吏的看法,就顯得非常文青。
不過也可以理解。
畢竟現在的顧炎武也才二十歲左右,看起來非常年少,帶著一種文青,那也無可厚非。
說什麼天下無、奸,談什麼當官不為財也不為權,只為忠君報國、為大明天下云云。
聽起來的確可靠,卻沒有接地氣,忘記了人心。
真正的清官太少了。
如果當官不為財也不為權,只為忠君報國和大明天下,那這樣的人要麼是愚忠,讀書讀傻了。
要麼就是真正的正人之君子。
然而在大明這樣的環境之下,誰能夠談得上是正人君子?
顧炎武和黃宗羲要是正人君子的話,他們會想著在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發表著自己的言論嗎?
夏侯淳不畏強權,死在了韃奴的手中,也只能算是英勇無畏而不是正人君子。
因為正人君子首先是正、其次是人,然後是君子。
至於黃宗羲,報道的乃是李自成這些叛軍的問題,朝廷的大軍把李自成像是攆一條狗一樣,從陝西追到了河南,又從河南追到了山西,然後轉而去了襄陽,從江浙之地到了桂州。
看起來,好像是李自成跑得快。
其實明白人都可能看出來,這是朝廷並沒有下大力氣剿匪。
倘若盧象升真的率大軍圍追堵截,把李自成困死在徐州,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然而大明的官兵是怎麼做的?
只是跟在了李自成的後面追著,真正的廝殺,也是在徐州一戰以及揚州一戰。
除此之外,大明的二曹大軍和李自成就是那種你在前面隨便霍霍,我在後面收尾就行了。
李自成不想走的時候,二曹的大軍才會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