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會有御史巡查各地,最後提拔那些治理得當的官員,而處罰那些並不太適合成為官員的人。

大唐時代週刊也已經成為了這個大唐最具有宣傳力度的一個工具,成為了大唐的聲音。

而弘道七年的年關之後。

武后下令改了年號。

叫做神龍。

也正是這一年。

大唐的水軍增兵了十萬前往北海海域,從高麗、蓬萊等地,前往東島。

經過了三年的時間。

大唐終於拿下了這個地方。

東島之上,果然有著一座銀山。

有著這座銀山,大唐的銀元也開始出現了,取到了造價開始變高的通寶錢。

銀元的價格自然比通寶還是貴了一些,成為了大宗貨物交易首選的錢財。

銀白的銀元看起來便極具觀賞性,上面的麥穗、神龍、字型,讓人感覺賞心悅目。

通寶錢,只要是有模子,便能夠私自造錢。

但是銀元就不一樣了。

沒有人能夠打造出來如此具有神奇手段的銀元,就算是玉山書院的墨家鉅子也不行。

至於這手法到底是出自於誰之手。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明白。

大唐的鑄錢司裡面,擁有著這樣的模子。

銀元極大地方便了那些商賈所帶的大宗貨物的交易,只需要帶上銀元,就能夠購買大宗貨物了。

不需要帶著幾箱子、幾箱子的銅錢。

而錢莊也在這個時候,開始了銀元和通寶的兌換渠道。

金銀在以前也算是一種貨幣,可是卻沒有非常成文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規則。

而銀元的出現,自然是很好地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規則。

一枚銀元,可以換取多少通寶。

這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的共識。

有了大學府,有了大醫館。

自然還差一個皇家錢莊。

貨幣這種等價物,自然要牢牢地掌控在皇家的手中。

這樣一來。

也就相當於是掌控了很多人的口袋,掌控了很多人的生計。

這比掌控糧食,還要更高一級。

只不過。

這種事情,只能是慢慢來。

大學府還差最後一步,大醫館現在也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