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唐科技樹(第1/3頁)
章節報錯
“國師就是國師,厲害!”長孫無忌在醉仙樓的一間廂房內,由衷地稱讚道。
最開始,他對於國師在各地建造大學的想法,對於軍隊的管理,以及建造軍事學院的想法,驚覺天人。
也覺得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可能被實施,被那些個大臣所同意的。
沒有想到。
國師竟然讓他配合著演了一場戲。
如此一來,這個謀劃,也就成了。
那些各大臣,到現在還以為,他長孫無忌也是迫不得已,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卻沒有想到。
其實最開始,他們就已經私下商量好了,配合李二陛下和國師,演了一場這樣的據理力爭的戲。
此時的長安城中,關於在大唐十八州建立國學院、軍事學院的訊息傳揚開了。
以後,不僅僅有文官考試,還有武舉考試,也就是說,大唐會有兩種科舉考試。
第一個就是文官的考試,也就是文考,第二個就是武舉考試,也就是武考。
這樣的改變,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絕對是空前絕後的,以至於那些大儒,都沒有反應過來。
一旦有了這些文科考試和武科考試,那些寒門弟子,還有那些不會讀書,但是會打架的人,也能進入軍營成為一個武將。
同時,武將也有著晉升的渠道和制度。
李二陛下正給幾個人看一張紙,紙張的材料非常好,摸起來也比較光滑亮澤,還帶著油墨味,剛印出來的。
有三個宰相,還有左右僕射房玄齡和杜如晦、司空長孫無忌。
他們每一個人手中,都有著一份大唐時代週刊,上面寫的便是關於這一次大唐將會制定第二次的五年計劃的說明。
除此之外,還有開啟文科考試和武科考試的說明,以及各州發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青州一位明府,做了多少好事兒,讓此地的百姓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
這些都是弘文館的讀書人,從各地收集到的奇聞奇事,以及他們看到的事物。
還有一些,則是弘文館專門的讀書人,走訪各地做出來的調查。
也就是說,在江楓的建議之下。
弘文館,已經出現了和記著差不多的職位,只不過,如今這個特殊的職位,還在雛形之中。
但是差不多已經有了一個意識,他們這些人,將會是大唐時代週刊的撰稿人。
有時候,這些人得到的訊息,比李二陛下的暗衛還要廣,還要先一步。
畢竟大唐時代週刊的特性,就是需要時事新聞,也就是最新最快的第一手訊息。
“臣以為,這一片反應國學的文賦,寫的不錯。”房玄齡看著上面一篇文賦說道。
杜如晦捋了捋鬍子,點點頭,開始念著文賦的內容,然後分析道:“說的不錯,如今的大唐日益強大,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不少人才。
如果能夠得以這些人才而用之,對於大唐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科舉的考試,還是有一個門檻,對於有一些有才能的人來說,還是有著一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