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都明白。

一旦國師定下來的策略,那基本上就不可能更改了。

所以,他們儘可能聽到和想到,能不能在這其中諫言,給自己一個機會。

“削減軍隊計程車兵,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江楓很篤定。

然而長孫無忌卻有了更大疑惑。

“國師何出此言?如今大唐無戰事,這些士兵被朝廷養在軍營之中,一來,這些士兵沒有戰事,也就沒有了晉升之道,沒有軍功,何以立功?

二來,這些士兵每日每天都在軍營訓練,朝廷需要很多糧食來養著他們。

雖然已經有了屬於駐軍的田地,然則這些田地只能是供養一部分大軍,還有一大部分大軍,都需要兵部向朝廷報備,從而分發糧食。

三來,如果能夠削減這些士兵,讓他們回家結婚生子,也能夠增加大唐百姓的人口,除此之外,還能夠讓他們事農,從而增加大唐的糧食。

四來,朝廷養士兵的糧食,也能夠拿出來,補給那些劣田之地的百姓,讓他們不至於到現在,還只能維持一個基本的生活,沒有多少餘糧。

如此,也算是利國利民之策吧?

還請國師能夠提點,某的這些想法,為何是錯誤的做法?”

那些個大臣們,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覺得削減大軍,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提議,除了長孫無忌所言的那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帝王以及地方上的那些駐軍將軍的兵權就會減弱。

以前一個營就有著一萬多計程車兵,一個駐軍之地,差不多有著三萬人。

這乃是當初從打敗了突厥之後,就慢慢發展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參軍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因為成為了士兵,他們每天就是訓練,除了訓練,也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不事生產,不擔心事農之事,有飯吃,還有錢拿,多好啊。

江楓看了看所有人的反應,在李二陛下的示意之下,對長孫無忌問道:“長孫相公覺得削減大軍是好,那請問,你該如何實施?是讓老兵回去,還是讓新兵回去?

如若老兵回去,那麼請問,大軍之中,缺少了那些勇猛善戰的老兵,也會缺少血性,等到大唐面臨戰事之時,讓那些連鮮血都沒有見過的新兵上戰場嗎?

如果讓新兵回去,那每一次軍營之中,願意回去的老兵又該如何處置,以後沒有了新兵補充,又該如何讓大唐在面臨突然的戰事的時候,有著足夠多的年輕的強壯計程車兵上戰場?”

長孫無忌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江楓繼續說道:“軍隊乃是大唐最強大的武器,而這個武器的強大,靠的是什麼?

是強大的將士們!

玄策軍之所以在現在,還能夠有著很強大很強盛的威武之風,靠的是什麼?

是那些當年追隨陛下南征北戰的老兵,是他們在凝聚著玄策軍的軍魂不會消散。

老兵不死,只是會之間凋亡。

如若十年或者是百年之後,大唐周邊的番邦強大起來,大唐因為歌舞昇平而忘了威脅和危險。

當敵人舉起了屠刀,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現在看似大唐的確很強大,萬國來朝!

那各位有沒有想到過,大唐能夠萬國來朝,能夠讓突厥臣服,讓吐蕃臣服,讓高麗臣服的原因是什麼?

是我們大唐有著強大的大軍,強大到僅僅是一戰,就可以打敗突厥,就可以奴役突厥如此之久。

連強大的北方蠻夷,都被大唐打敗,讓那些強壯的突厥猛士成為苦工。

你們覺得,就是靠我們嘴上說說嗎?

是因為,我們的大唐軍魂還在,我們大唐的大軍駐紮在各地,讓那些番邦都知曉。

大唐強大的大軍,還在各地訓練,還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