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藝人的深夜食堂(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些對話場景,發生在大排檔深夜食堂。
這檔綜藝節目也定名為:《藝人的深夜食堂》。
藝人們參加美食類節目,曾d住拍攝現場的他們,面對餐飲時,連連感嘆:“開餐廳一點都不容易。”
雖然是一檔綜藝節目,但他們開餐廳遇到的坑,一個都不比現實中的小。
第一期節目,陸雲謙作為製作人,出現在鏡頭裡邊。
他讓節目後期打上幾個字,”這位是製片人兼老闆娘老公……“
也算是告訴觀眾,他們請來了開餐廳的餐飲老闆丈夫請教,節目中,第一個夜晚,直接被餐飲老闆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數。
陸雲謙坐在鏡頭前的餐位上,“首先,幫你們定位幾個坑:第一,你到底想開一個什麼餐廳?”
餐飲這一行,他太瞭解,新手做餐飲,最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就是:心裡擰巴,定位不清晰。
什麼是定位呢?
定位教父特勞特曾給出過清晰的概念:定位就是讓你的產品和服務在顧客和潛在顧客心智中與眾不同,並且成為首選。
聽起來簡單,但真正理解和做起來是有難度的。
許多餐飲老闆總是:
明明想做大排檔,呈現出來的卻是創意菜的複雜盤飾;
想做高階,店內海報宣傳卻是好吃不貴農家菜;
想吸引年輕人,卻沒有一處新奇的場景,沒有一道可拍照的菜品……
心裡想一套,做出來的卻是另一套。
然後,自己還疑惑,為什麼我裝修的年輕未來風格,怎麼來的都是五十歲以上的人?
我明明是請了最好的大廚,用最好的食材,計劃的人均25元,怎麼最後人均只有10元?
在節目中,陸雲謙大方透露開餐廳的訣竅:
“開餐廳,定位是個系統的活兒,從選址、裝修、裝飾、菜品、餐具、服務等各個方面都必須是堅定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去的,合力才能跑得快,各模組各自為政,只能讓顧客陷入混亂,失去選擇你的理由。”
“第二,採購坑,買的貴,質量差。”
在《藝人的深夜食堂》,這幾個餐飲新手結結實實踩了餐飲採購的坑。
先是接待一桌本土老夫婦客人,準備做四菜一湯,非常家常的菜,原材料就花了15塊,餐飲內行一來,說,最多三四塊就搞定了。
後來一道紅色的菜心,普通餐飲店不常見,採購以為撿到了寶,結果上桌後根本咬不動,全是麥麩,太老了,對原材料毫無品控。
最後,還有一道苦瓜排骨湯,品鑑之後,陸雲謙作為資深餐飲老闆,說:“味道太寡淡了,沒有回甘,加點瑤柱類的海鮮就好了。”
但是這個時代還沒有那玩意。
藝人們卻說:“預算有限,沒那麼多錢。”
結果,陸雲謙作為同行,告訴他們,“買上2元的海鮮味汁就足夠了……”
買的貴、質量差、該買的不買,採購這門學問,他們還尚未入門。
“然後就是你們在菜品上的定價,忽略整體呈現,盲目定價。”
李雪見作為團隊“財務經理”,還沒開張,就沉浸在數錢的快樂中。
團隊暫時定下了日營業額一千的目標,菜品是四菜一湯的套餐。
在討論套餐賣多少錢的時候,他們一路從18元,信口喊了28元。
他們還請周邊的餐飲同行來體驗,問定價多少合適,同行告訴他們,這一桌加起來都不超過20塊,而不是每人。
針對這一點,陸雲謙也是很皮的說道:“不一定定價定得貴,就不對,前幾天,我去吃了一頓西餐,就是人均超60元的餐廳,但依然生意火爆到需要提前一天預定。”
眾人不好意思的笑起來。
“定價,要與餐廳的環境、定位、菜品出品、目標客群相匹配,讓顧客信服你是值這個價的。”
“然後就是開業!準備不足,把短板暴露給潛在回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