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眾人皆貶盛長槐(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昌侯沒有看到的是,在他說出裝神弄鬼,還有烏合之眾的時候,元長生眼裡流漏出一絲惱怒,還帶著一些羞愧。這些他都沒有發現,而是興致勃勃的繼續說道。
“至於在秦風路,兩三年前那一仗就更不用說了,西軍可是大宋的精銳,尤其是全柱國一手訓練的,那是精銳中的精銳。全柱國是什麼人,僅此於英國公,在西北排名第二的名將,三萬精銳,打敗一兩萬沒上過戰場的牧民有什麼值得吹牛的。”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秦風路的大捷,我是看過軍報的,西平侯要是真的厲害,何至於讓西夏圍在鞏州進退不得,真正厲害的,那還得是全柱國的兒子,真正的將門出身,家學淵源,再加上西北各家將門子弟相助,在熙州一仗覆滅鐵鷂子,讓西夏軍隊聞風喪膽,而西平侯這次最大的收穫不過是沾了全將軍的光,最後那一仗的對手,都是被西夏軍隊拋棄的傷兵敗將。”
也就是這裡的人不懂內情,除了高昌侯,在軍中效力的僅有劉貴妃的姐夫,馬輝馬將軍,以及秦太夫人的親兒子顧廷煒,這兩人一個統領禁軍,對於殿前司的流程不瞭解,一個不過是小小的營指揮。
要是這裡有著大宋隨便一個將門,又或者是武勳之家的勳貴,在殿前司擔任職司的,恐怕會一口唾沫啐到高昌侯臉上,他能看到軍報個屁,五城兵馬司是什麼,相當於後世的城管兼公安局,沒聽說過城管大隊長或者公安局長能看軍事機密的道理。
所謂知道內情,不過是高昌侯自吹自擂,把自己從坊間聽來的傳言當做事實講了出來,以便讓大家高看他一一眼,日後劉貴妃之子永王登基,搞不好會因此更加重用自己也說不定,高昌侯也是有著遠大理想的,也想光耀門楣,不僅僅是讓高昌侯府重振聲威,誰不想更進一步,成為國公爺,甚至於死後得到王爵的追封的。
世間的人就是這麼無趣,有一個人開口貶低某一個人,只要有其他人幫腔,剩下的人就會眼巴巴湊上去一同貶低,臆想也罷,道聽途說也罷,反正自己不說幾個貶低這個人的話,就好像顯得自己無知一般。
這時候,就連王太夫人和嚴相公都覺得,自己是不是之前高看了盛長槐,畢竟在他們眼裡,高昌侯名門之後,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勳貴,自然是家學淵源,軍事上的見地自然是十分了得的,這年頭的人,還是特別看重門第的。
至於文采,封厚不是說了,盛長槐欺世盜名,所謂儒學宗室,不過是楊無端畢生研究的心學,盛長槐繼承了他的遺產罷了,但是他們卻忘記了,盛長槐一開始出名的時候,是因為詩詞,而非文章。
尤其是王太夫人,想起當初盛長槐對付康大娘子的手段,可不就是一個莽字嗎,逼康家休妻,強闖王家,以至於連秦風路安撫司的官職都丟了。
而在這裡,唯一清醒的人只有一個,那便是元長生,因為他是親手領教過盛長槐手段的,要是盛長槐在這裡,一定會發現元長生竟然是他的一個故人,當年在禹州的白蓮教聖子方天化。
方天化還想爭取一下,突然看到聽這邊的八卦訊息有些好奇,湊的越來越近的壽亭侯,壽亭侯看到方天化在瞧自己,眼裡突然流漏出一絲鄙視,還有一絲怨恨,雖然是一閃而過,但是這一次,到底是被方天化發覺了。
這時候的方天化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難不成劉家姐弟發現了什麼。他突然反應過來,從前兩天開始,他就隱隱覺的有人在監視他,方天化本來心裡就有鬼,哪裡在會有心思在關心什麼盛長槐不盛長槐的,因為他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不覺已經處在危機之中。
“莫不是前幾日我和陛下派來的密探接觸,被壽亭侯察覺了不成。”
方天化此時心中想到的陛下,並非是大宋皇帝,而是令有其人,想到這裡,方天化渾身都是冷汗,再也不敢開口勸說劉夫人,而是一門心思想著自己如何脫身。
方天化不再插嘴,而他臉上刻意掩飾自己內心的表情,被劉夫人當成了慚愧,以為他被眾人說服了,一錘定音的說道。
“好了,不用在說了,看來西平侯的本性大家都清楚了,他回不回京,對咱們的計劃沒啥影響。其實昨天西平侯回京的時候,高昌侯不是就彙報過了,他回京的時候,僅有一百五十個親軍護送,按照大宋律令,勳貴親軍不得入城,這不就得了嗎。如果元先生還不放心,不秦太夫人的兒子,顧家三郎,他麾下那一營兵馬不能信任,但讓他們盯人還是可以的,就由顧家三郎帶人把西平侯那一百餘親軍盯著,一千人盯一百多人還能盯不住。元先生,你看如何。”
方天化這時候正在想著自己的脫身之計,聽到劉夫人突然叫他的名字,沒聽清剛才她在說什麼,只能胡亂回了一句。
“夫人說的極是。”
看到方天化在沒有其他意見,馬輝馬統領開始看到劉夫人的示意,拿出了早就寫好的文書。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就在這上面簽名吧,記得按上手印。”
首發最新。